泥塑文化:刘沅声的“客家风情”
来源:艺谭 时间: 2015/5/26 11:03:28
刘沅声
人物简介: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南口赤水人,一位41岁的民间泥塑艺人。小学五年级时,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刘沅声辍学去挖煤,两年后到梅州市梅县区南口中学插班读初二,后来在陈智诚老师的推荐下成为梅州市梅县区华侨中学首届文艺班美术专业的学生。1989年,刘沅声报考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虽然术科取得了中南五省第三名的成绩,但文化分仍差几分,华南师范大学决定破格录取他,但因突发学潮,刘沅声最终与大学失之交臂。
初读刘沅声的“客家风情”,总有一份可喜的心情。这些作品都是泥土捏成的,神态可掬,逗人的生动,令人难忘。谁说泥土无情物?往古的神话,其实应该是一个美丽的梦,说上帝抟泥土以造人。看看,刘沅声的这些泥塑作品,还真多少有些影儿呢。作家程贤章,忽然的一天,他观赏到刘沅声的“客家风情”系列泥塑作品,不由得欣喜激动,他说:“泥土没有生命,但一经你充满灵气的双手,它就羽化成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勤劳智慧的族群,顶天立地的华夏子孙。血肉与灵魂在你手上交织成人类交响曲。”
刘沅声的泥塑作品,这么具神奇的艺术魅力,我们该想想他的那双手呵,是怎么的富于灵气,或者表面上看去,也并无什么不同,只是这手一旦与泥土接触,就呈现了不同寻常的奇妙,仿佛活了一般,没有特殊之处的泥土,此刻,忽然就灵动了起来,成了栩栩如生的生动的艺术生命。够得令我们击节的,一幕幕逝去了的场景,原本历史的往昔,时光倒流,在这艺术的泥塑作品上再现,多么亲切,仿佛闻嗅得了泥土浓郁的芬芳,多么沉醉的感动。可是,又只是记忆里的寻常,风情与趣味。他决定用泥土来讲述故事,展示客家的历史、人情、风物,让人了解和认识客家人;而这些充满浓浓客家文化元素的泥塑作品,其实又复活了一个个生动的记忆,令众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倍感亲切,春风掠过了心头般温煦。
从生活里撷取艺术灵感,其实,流着客家人热血的刘沅声,是那么热爱客家这个族群,儒雅与质朴,聪慧而勇敢,这就是客家人。被战火驱赶着,这些热爱和平的人们,不得不离开故土,一路南迁,几千里长途的跋涉,其间岂只是艰辛备尝,有流血有生命的牺性,但他们终于走了过来,定居了下来,在南方这片潮湿的土地上,顽强地扎下了根,诗礼传家。刘沅声从小就沉浸在客家深厚的文化氛围中,这些风情风习早就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他的心田发芽,等待未来艺术的勃发。刘沅声回忆:母亲是村干部,常常要去公社开会。年小的他,没人带,母亲就一头柴一头他地挑他去镇上。一路的风情,挑担的、摆摊的、小炒的、屠猪卖狗的,鼎沸扬扬,入目入心,成了他最早的生活积淀。后来,他与大学失诸交臂,过早的谋生经历,又使他两年间跑遍了梅州的大大小小乡镇,闯乡走村,他见识了多少人物,众多的客家器具、房屋,听了多少动人的故事。他或者没有想到自己后来会成为泥塑艺术家,但这是艺术家必不可少的准备阶段。
2004年,偶尔的一次珠海之行,改变了他的人生。一个现场捏泥的艺人,启发了他艺术的天赋。当然,这其间他有过刻苦的磨砺,最初他的作品不是捏的,是用种种工具刻出来的,而这些作品呆板、乏味,了无个性光彩。后来,一个朋友的话使他顿悟:真正的艺术,工具越少越好。他开始了手捏的真正艺术创作,并且尝试捏出“客家风情”系列作品。他说,用泥土来表现传统的客家风情,是我多年来的追求。他终于成功了。
这些“客家风情”泥塑作品,我们欣赏过去,饶然兴致,每一件作品,都能留住我们的脚步。看呵,这件《家教》,或者劳作之余,油灯下,饱尝沧桑的母亲,谆谆教诲,她的一儿一女,一前一后,听得那么专注。客家人重教育诗礼传家的传统,在这儿言传身教下去。人物的神态传神,而趴在鱼篓上酣睡的小猫,却更增加了生活的盎然情趣。这件《小河》,能够引起我们更多的童年的记忆。小河中的几个小孩,攀住一根木棒,两个小孩在悄悄话,一个头顶莲叶,手捏莲蓬,一个是女孩,谈得可欢势呢。他们谈什么?另外一个小小儿,正趴在木棒上,头前伸,双耳拉长,口微张,一副好奇顽态。没有童心,岂有如此传神入妙创作?刘沅声再现一个童年的记忆,其间倾注了多少挚情,多少快乐。
泥土很简朴,恰好与客家人的淳朴合拍,泥土可捏出神彩,捏出一份动人的美丽。刘沅声的“客家风情”,粗犷中有一份生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大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