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市场稳中有升 增值潜力大
来源:新浪收藏 时间: 2015/6/12 9:52:08
佛造像作为立体雕刻艺术的一个品类,流传时间长久,从最初的石刻大佛发展到泥塑佛像、木雕佛像、铜鎏金佛像等,可谓种类繁多。作为一个较特殊的收藏品类,佛像以其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佛教信徒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青睐。两千多年来,佛教艺术伴随着佛教的发展,在亚洲,因不同时期,地域和文化的审美差异,佛教造型艺术以不同的题材、工艺和审美意趣,在佛教教义的不断演化中,体现出风貌各异的美学标准,地域特征和时代气质。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较受追捧的是藏传佛教造像。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力介绍,“藏传佛教指的是七世纪在西藏地区形成的以藏语为载体的佛教,在印度高僧寂护和莲花生入藏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形成显密二宗。藏传佛教极重视以美术弘法,为后世遗留下大量的佛教美术品,创造了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无数辉煌的篇章。”
“早期佛教有不立偶像的要求,但随着大乘教义的广泛传播,仅凭心灵领悟似乎不再符合大量吸纳信徒的要求,佛陀,菩萨的形象也应运而生。伴随着佛教在贵霜王朝、笈多王朝和波罗王朝统治时期的传播与发展,印度佛教造像艺术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并在各时期形成了诸如犍陀罗风格、秣菟罗风格,笈多风格和萨尔那特风格等特色鲜明的造像风格。”北京瀚海拍卖有限公司佛像法器部相关负责人柏漫林表示,随着佛教的不断传播,不同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传入周边地区后,融入了当地的雕刻手法和审美情趣,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风貌。
柏漫林还指出,汉地明永乐、宣德时期所造的藏传金铜佛造像,比例匀称、形体分明、清秀宜人,因而备受市场追捧。2013年10月,著名收藏家郑华星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用2.36亿港元请回的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正是这一时期的金铜雕塑艺术巅峰之作及集大成者。
谈到佛教造像的市场发展,柏漫林列举了一系列的数据:“2006年,国际佛教艺术拍卖主要市场成交额6.18亿人民币,2013年成交额为9.5亿人民币。国内佛教艺术品拍卖成交额2006年为1.23亿人民币,2013年为4.42亿人民币。2006年~2013年,全球佛教艺术市场增长56%,中国佛教艺术市场增长259%。2006年~2013年,中国佛教艺术市场份额占全球比例由20%增长至47%。此组数据统计来源于佳士德伦敦、香港、纽约,苏富比伦敦、香港、纽约,以及国内的嘉德、保利、匡时、翰海。”
柏漫林认为,佛教文化艺术品价值“潜龙在渊”:“佛教艺术品近年走势一直是稳中有升,但相对于近年的书画和当代艺术市场的大幅上涨,其涨幅落后。较高的投资和鉴赏门坎,海内外丰富的藏品,为具有专业投资佛像经验的投资人提供广阔的空间,这一价值洼地将在未来20年,为投资人带来超额的投资回报。”
北京翰海拍卖佛教艺术部主管一西平措则表示:“我们认为佛教艺术品会有几轮的成长,2006年~2012年是第一轮的成长期;从2013年到将来的五至六年是第二轮的成长期。如果用个人把玩,商业投资,机构专业艺术品投资管理,企业办博物馆,信徒宗教信仰供奉等几个阶梯来划分佛像收藏阶段的话,目前的佛像收藏处于商业投资与专业艺术品投资管理阶段之间,还处于从个人投资向机构投资的起步阶段。随着大众对佛教文化、传统文化审美的回归,佛像收藏的增值空间将更加大。”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大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