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丢失”的潘天寿
来源:99艺术网 时间: 2015/6/15 17:24:47
潘天寿市场指数(数据来源:AMMI)
【导语】2015年5月17日,潘天寿博物馆级巨制《鹰石山花图》以近2.8亿元人民币成交,超出此前艺术家最高价作品近六倍,成为艺术家新的个人世界拍卖纪录。拍卖现场以6800万元起拍,最终以超过起拍价4倍的成绩易手,这个成绩甚至超出嘉德拍卖自己的预期。拍后,嘉德朱彤表示在高价竞拍者中,不乏有市场新买家入场。从超人预料的高成交额到新买家的进场,究竟是像多数人以为的那样仅仅是“资金总是不会放过真正精彩的艺术品”?还是如有些人认为的“市场终于轮到潘天寿了”?潘天寿的市场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他只代表潘天寿创作
作为“现代四大家”之一的潘天寿,曾受教于李叔同,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 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画,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潘天寿虽认为诗、书、画“三绝”难以达到,但强调诗、书、画、印“四全”的绘画理念,其书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学钟、颜,后又撷取魏、晋碑中精华以及古篆汉隶,还能诗善印。所以潘天寿的作品中对诗文、题跋、用印方面都非常讲究。
潘天寿指画堪称一绝,往往出现在潘天寿晚年荷花等题材作品中。但更能体现潘天寿绘画功力并突出其绘画观念的还属潘天寿绘画中的用线,他认为线条作为东西方绘画形式的开端,虽然西方在其后发展为对色彩和块面的表达,但东方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一直延续对线条的概括和提炼,作者的个性也在线条中得意展现,而转移到绘画中来则是“画笔能从书笔来”。潘天寿的绘画也多数用笔线的方式来表达。
潘天寿个人指数(数据来源:AMMI)
他有“草原”大片不是市场“黑马”
诗、书、画、印“四全”的用心经营和个性化的“书写线条”及指画,保证了潘天寿作品的质量。“现代四大家”和高校教师(潘天寿在美术教育领域也颇有建树,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和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并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又侧面肯定了其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要素使得潘天寿很难不被市场关注,但潘天寿存世作品数量较少,且部分被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能够流通的作品十分有限,反倒使其容易被市场忽视:在潘天寿《鹰石山花图》未亿元成交前,其作品的千万元成交在多数人看来却更像只是一批“市场黑马”。
“亿元作品”和“市场黑马”的对比,难免让人以为发现未挖掘宝藏,反观潘天寿此前市场记录才发现,潘天寿早被少数买家“盯梢”,多因上拍数量有限才被买家忽略。数据显示,2000年,潘天寿作品均价不足3万元/平尺,2005年秋季最高涨至近35万元/平尺,虽然之后3年经过调整,拍卖均价不及这个数字,但从2009年春季再次涨至近40万元/平尺后,一路走高直到2012年春季的157万元/平尺,2012年秋季经过短暂调整后,迅速回归百万元/平尺。
据AAMI市场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单从拍卖润格上看,比2000年上涨近60倍,这个数字也远远大于“国画400成分指数”2014年较2000年增长的平均倍数(约为4倍)。同为“现代四大家”,14年60倍的增长率也均大过齐白石的24倍,吴昌硕的16倍和黄宾虹的31倍。连同样因为市场可流通作品较少而在前些年未被市场重视的傅抱石,在14年间的增长倍数也仅为23倍。高增长倍数正面肯定了潘天寿作品的市场潜力,侧面则否定了潘天寿作品仅为“市场黑马”的说法,并间接曝光了潘天寿作品背后买家群体的强大实力。
但这组数字不能预测的却是潘天寿作品的未来市场升值空间。
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2009年书画拍卖市场开始回暖并吸引了更多非专业买家的关注,中国书画市场在此后一路高歌,即便2012年开始调整,市场成交份额也远远大过于2008年以前的成绩。使得不少人将2008年之后的市场认作是市场的成熟期,也将同类艺术家在2008年之后的涨幅对比作为艺术家作品市场升值空间的参考。仅取艺术家2014年秋季和2009年春季的均价做对比,和潘天寿具备同类市场经历的傅抱石涨幅为6倍,“现代四大家”中吴昌硕和黄宾虹的涨幅分别为3.1倍和4.3倍,而潘天寿的涨幅仅为3倍,低于同类艺术家市场涨幅,未来升值空间可见一斑。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
亿元前的“市场约定”
潘天寿作品本就流通少见,大尺幅精品更是买家追逐的对象,此次亿元成交的《鹰石山花图》稀缺原因之一便是作品的大尺幅,此件作品在2005年就曾以估价的2倍,1171.5万元成交,也是潘天寿作品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而在更早的2004年,潘天寿的巨制《松鹰图》也得到买家现场争抢,最终以880万元高价成交;此后,2008年以2072万元成交的《春塘水暖图》和2011年以4715万元成交的《江天新霁》等也均为潘天寿大尺幅精品。
题材属性方面,市场更青睐其花鸟作品,潘天寿的花鸟绘画常常配以山水结合,使得画面更为丰富,也更具层次变化。此次的《鹰石山花图》;2010年以高出估价2倍最终1746万港元成交的《鸡石图》;2013年以估价20倍的价格126.5万元成交的《兰竹图》;以322万元成交的《拟雪个栖禽图》等都是潘天寿花鸟题材作品。此类作品尺幅和作品完整度,精致度相差较大,所以单从成交价看没有可比性,只能从成交价和估价的差值略窥一二。
此外,潘天寿的指墨画存世稀少,也常是买家争抢对象。2010年其《微风燕子斜》以280万元的价格起拍,最终以1680万元成交;2012年《青蛙竹石图》以552万元成交;2013年其《西子湖中所见》更以4025万元成交,超过最高预估计价近三倍。
下一个傅抱石?
撇开具体市场数据不谈,几年前的傅抱石似乎也有类似市场经历,作品质量佳且有独具特色画风,存世作品有限且多数被博物馆收藏,市场流通作品少,2009年秋拍,傅抱石的《杜甫诗意图》以5288万元成交,刷新艺术家个人世界拍卖纪录,且超出此前纪录一倍有余,而后引发拍卖行和买家双动力关注,上拍数量和成交份额齐上升,且高价拍品频出。潘天寿的未来市场是否可能重复傅抱石的市场趋势?
潘天寿目前成交额前20排名共由11家拍卖行贡献,至少说明这些拍行具备征集潘天寿精品的能力,而从买家来看,仅从2015春拍嘉德大观夜场就有不低于4位买家在高价位竞价,且有市场新买家出现,侧面证明关注潘天寿作品买家实力不浅,只要有潘天寿精品上拍,未来市场潜力或可期许。
但是潘天寿比傅抱石可流通的作品数量更少,市场供需平衡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影响以投资为主要目标的买家的入场还有待见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大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