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址大全 资讯 新闻
会员中心 绘画 书法
活动 访谈 大师
楹联 灯谜 篆刻
书家 大家 风采
文艺 诗词 乐韵
视频 展览 网展
H
书架
曲艺 民俗 征稿 合作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纪事资讯 >> 金陵风骨 其命惟新——傅抱石崇尚革新中国画自成一派
金陵风骨 其命惟新——傅抱石崇尚革新中国画自成一派
来源:部分内容摘自新浪收藏  时间: 2015/6/26 17:32:08

傅抱石


    创新国画作品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 “新山水画”代表画家、篆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

    青少年时代的傅抱石家境极为贫寒,父亲去世得又早, 11岁在瓷器店学徒,自学书法、篆刻和绘画。二十余岁就撰写了《国画源流述概》(22岁)、《摹印学》(23岁)、《中国绘画变迁史纲》(26岁)之类具有深厚学术修养的专业论著。1933年,傅抱石在徐悲鸿先生的帮助下得到了赴日本留学的机会。1935年,傅抱石在老师金原省吾及当时在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大力帮助下,在东京举办了《傅抱石书画篆刻个展》,取得了很大成功。同年,傅抱石因母亲病故,由日本返回中国,并应徐悲鸿先生之邀到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抗战爆发后,傅抱石随中央大学迁至重庆,在中央大学及国立艺专授课,同时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傅抱石在重庆待了8年,在这期间,傅氏在授课及抗日宣传之余,仍继续进行他的美术史论研究(尤其是对石涛的研究)。此外,在篆刻及绘画创作方面也在全力进行实践。8年之中,曾在重庆、成都、桂林等地多次举办画展,展出作品以其全新的画风与独特的个性,得到海内外人士的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1960年成立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任院长。同年傅抱石率江苏国画写生团,历经六省一市,共二万三千里,结束后在北京举行《山河新貌》写生画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后,傅氏又进行了东北写生、浙江写生、江西写生、湖南写生等,再加上1957年率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访问东欧(捷克、罗马尼亚)期间所作的大量写生,傅抱石留下了大量歌颂祖国、歌颂大自然且具有创新意义的国画作品。1965年9月29日,傅抱石因脑溢血逝世,终年61岁。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傅抱石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他留下了数千枚印章和数千幅绘画作品,还有二百多万字的学术文章。


高士观瀑图


    创造抱石皴技法打破笔墨约束

    傅抱石的绘画创作题材主要来自五个方面:自然、诗境、历史、临摹古人、想象与感怀。他的绘画创作继承了中国传统“大写意”之风,酣畅淋漓,诗情文思并重。同时,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傅抱石的山水画在布局上打破了传统格局,常将山峰峰顶伸出纸外,表现出天地山川雄奇、峻险的风貌,也有惊心动魄的苦涩与悲情。他以浓重的渲染方法,把线、皴、点统一成面与体,其外观的浑然一体,改造和突破了传统中国山水琐碎、堆砌的通病。

    傅抱石先生长期坚持写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蓊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画家运用古诗有两种不同方式。一是以己意去凑古人的诗,譬如李白的《清平调》系借芍药写太真,而有人只画花,却把诗句全部抄上,其实画面离主题甚远。另一种是根据古人的诗立意,或从中汲取灵感,抓住其精神实质进行艺术再创造,无须题诗而诗意盎然。傅抱石可称后者之典范,他的古人诗意画既有宏景巨制,又有小品点睛,虽在有些画中题上诗句,但不占重要位置,有的只写题目,有时仅题款,可是读者一目了然是哪首诗。臻此化境,绝非偶然。傅抱石所有的绘画作品都是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诗,他本身就具备诗人的气质。除了标明为诗意画的以外,凡写“胸中丘壑”或写生作品,都是撷取大自然蕴蓄的诗意。描写古人形象或其轶事,就是歌颂某一古人或吟咏某一场景的诗句。画的语言即诗的语言,画的意境即诗的意境。区别于一般所谓的“诗配画”,而是诗即是画,画即是诗。


    傅抱石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他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洪绶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学名著为创作题材,用笔洗练,注重气韵,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人物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却矜持恬静。傅抱石先生人物画的线条极为凝练,勾勒中强调速度、压力和面积三要素的变化,不同于传统沿袭画谱的画法。他还把山水画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之中,一改清代以来的人物画画风,显示出独特的个性。


布拉格宫


    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

    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历史时代,不仅体现在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上,在文化领域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风起云涌,诞生了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宗匠。其中在绘画领域,尤其是中国画领域,更是异彩纷呈,名家辈出。傅抱石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创新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绘画思想观念和绘画风格,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逐渐成熟,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进入绘画创作的高峰时期,旺盛的创作激情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去世为止。建国后江苏绘画能跃居中国画的中心地区之一,江苏绘画能群体性崛起,傅抱石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江苏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人物,作为“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一代领袖和灵魂,傅抱石在中国画尤其山水画领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傅抱石是独特的一分子,他厌倦墨守成规,对于中国画进行了一种内部改革,从他的绘画风格可以看出,他的画法、气韵、格调是古典的,但笔法、气势却是新颖的,而画风、个性是独特而自由的。这种非同一般的中国画面貌犹如春雷乍响,曾经震惊整个中国画坛。


清荫雅集图


    山水画迅疾凌厉气势逼人

    何怀硕:论山水画之气势逼人,元气淋漓,而戛戛独造,可说无过傅抱石者。

    赵少昂:傅抱石先生之作,享誉于世界艺海同钦。

    费成武:傅抱石先生之画艺为中国文化之精华,诚二十世纪国际画坛之大师。

    刘墨:在文人画里久已形成的用笔之柔、缓、慢,傅抱石全然不顾,而代之以迅疾和凌厉。黄宾虹所谆谆教诲的“平、圆、留、重、变”法则,在傅抱石这里也全然不见,他的用笔是如飞如动的,其情绪是豪爽奔放、激越热烈的。

    陈传席:傅抱石的晚年生活可用一句话概括:全力创作,奔波全国各地作画。晚年的画风并无太大变化,只是用笔圆润多了,下笔变急猛为流畅,如1964年所作的《井冈山》和l965年所作的《中山陵》。

    傅益璇:父亲所有的艺术,其实与我本人身上所体会的点点滴滴是一样的,那就是:真情真性。我不认为他的画和我所记忆的生活细节有什么区别。

    黄苗子:傅抱石的山水画,和传统的山水不同,他注意到自然界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的变化,在他的作品中,春、夏、秋、冬,晴、雨、风、雪的表现,晨、昏、午、夜等光景的区别,都十分鲜明。

    小林斗庵:傅抱石先生开创了近世中国画坛的一代新风。

    平山郁夫:傅先生的大作奔放的画面,诗情洋溢;独特的风格,即使远远望去,也能立即看出那是傅先生的作品——使人感到一种微妙的潜在的东西。


万竿烟雨


    傅抱石趣闻轶事

    傅抱石对艺术十分执着,生活中却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能吃饱喝足穿暖便已觉得是件幸事。女儿傅益璇在《傅家记事》中写道:“父亲爱吃的东西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平常食物,比如辣椒、猪头肉、肥肉片、腊肉、腊猪肝,有正经的红烧肉已经是很丰盛了。但对切成细条的炒肉丝或剁碎的‘狮子头’却不感兴趣,大概是对做得太精致的东西,有一种抗拒感吧。鱼要清理鱼刺,螃蟹更是复杂得无从下手,总之那种慢条斯理的吃法,父亲是望而却步的,嫌麻烦,最好是水泊梁山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才痛快。”

    对于穿着傅抱石也非常随意。“无论是冬天的老棉袄还是夏天的白布短褂,无一不是墨迹斑斑。”只有客人来时,才套上一件“罩褂”。在她的记忆之中,父亲一生几乎没穿过几件像样的衣服,偶尔要出国访问才穿下西装还觉得浑身不自在。

    傅抱石作画时,身边是少不了一壶酒的,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佳话。1958至1959年间,傅抱石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毛泽东诗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当时国家经济正值困难时期,供应十分紧张。傅抱石在作画时买不到酒喝,口内苦淡,灵感枯竭,画兴索然,纵有澎湃激情也难以表达。无奈之间他试着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倾诉无酒之苦,请求总理能特批一些酒。周总理看罢信,不禁为傅抱石的直率而笑了,他理解艺术家的苦衷,立即派人给陷于困顿之中的傅抱石送去了好酒。傅抱石拿到酒,不禁喜上眉梢。一打开瓶盖,一股醇香扑鼻而来,精神立即为之一振。再喝上几口,陶醉在甘洌的酒味之中。有如久旱逢甘霖,更为周总理的理解体贴和热情关怀而感激万分。美酒润笔,真情动心,傅抱石激情勃发,灵感顿生,很快与关山月构思创作出《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大气磅礴的巨作深受中外贵宾的好评,连毛泽东主席也表示赞许,认为较好地体现了诗句的意境。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大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产品服务 诚聘英才
版权所有:大师网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4061578号-1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