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址大全 资讯 新闻
会员中心 绘画 书法
活动 访谈 大师
楹联 灯谜 篆刻
书家 大家 风采
文艺 诗词 乐韵
视频 展览 网展
H
书架
曲艺 民俗 征稿 合作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纪事资讯 >> 吴冠中: 我负丹青,丹青负我
吴冠中: 我负丹青,丹青负我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 2015/7/10 17:29:33

吴冠中


    作为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长期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的两种不同美学观念,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作品深入人心,被赞誉为“画界泰斗”;2008年,他因画作公开拍卖总成交额达3.7亿元,高居“胡润当代艺术榜”榜首。作为最有争议的一位画家,他发表的“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取消画院,取消美协”等犀利说法与观点,在文艺界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就是吴冠中!6月25日,吴冠中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去世当天,他再赠5幅水墨给香港艺术馆作永久收藏。本期,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大师,缅怀和追忆他的艺术人格和艺术魅力——

    1919年7月,吴冠中出生于江苏宜兴。17岁他开始学艺,并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赴法国公费留学。然而,为了将艺术奉献于祖国,他辗转回国,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关于形式美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水墨画大胆革新,深刻影响并推动了中国当代水墨画的进程。

    虽然吴冠中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但他非常自谦,正如其自传书名《我负丹青》:觉得自己虽然搞了一辈子的丹青,却并没有画好。他坦承,自己“下辈子不当画家”:“越到晚年我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在我看来,100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多一个少一个齐白石无所谓,但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丹青负我。”


《长江三峡》 吴冠中代表作


    寄养于东西两家

    “艺术的学习在祖国,在故乡”

    作为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吴冠中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2000年,他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不仅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也是获得这一职位的首位亚洲人。

    他在自传《我负丹青》中说:“爱上了美术并与之结了婚,身家性命都属美术之家了。”17岁开始学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心爱的艺术创作中。

    作为一代绘画大师,他学习过林风眠的油画和潘天寿的国画,同时称自己的艺术实践是“ 寄养于东西两家”——既吃过东方的茶饭,又喝过西方的咖啡。

    20世纪90年代末,吴先生从西班牙回来,他深有感触地说,委拉斯凯支、戈雅、毕加索、米罗、高蒂的主要代表作品都留在了自己的祖国,而他们的艺术却是属于全世界的。一向视画如命的他,近两年把自己一生的代表作品无偿捐给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他这一举动得到了夫人和三个孩子的全力支持。

     吴冠中说:“我不怀疑自己捐赠的作品中有一些可能将来被历史和人民淘汰。我唯一的目的是希望作品能够真正走到人民中去,接受人民的评判。”早在 60年前,他回国前曾致信画家吴大羽,说:“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赶快回去,从头做起。” 他也曾表示:“我的艺术是属于中国人民的,所以要把最好的作品留在中国。以前总觉得在中国很少有人能理解我的作品,甚至认为把作品放在国外可能更便于传播我的艺术。但现在不这么看了,全世界都羡慕中国的发展,我对祖国更是充满了信心。

《夫人肖像》 吴冠中


    关心非主流画家

    “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

    画家赵士英是吴冠中的得意门生,曾多次陪同吴冠中参加活动,谈艺论画,挥毫泼墨。忆及恩师为人为文的点点滴滴,年逾古稀的赵士英泣不成声。

    2003年,在一次体检中,吴冠中被检查出肝癌,然而性格坚毅的他从未向外界透露。“春节时,他还召集我们几个弟子去他家中小坐。”赵士英说,“今年3月,先生还到我家中选画;6月4日,我打电话询问他的病情,他还很健谈,没想到这个电话竟成永诀。”

    吴先生很关心生活境遇艰难的非主流画家。他曾经去宋庄画家村看望,不吃皇粮靠作品生存的北漂艺人的现状令他心痛。798艺术区他也常去。

    吴冠中非常崇拜鲁迅,认为鲁迅是他精神上的父亲,那就是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我讲过很狂的话,齐白石是大画家,我说过‘一百个齐白石抵不过一个鲁迅’,尽管不好比,但我觉得齐白石少几个对这个国家关系不是很大。但没有鲁迅,这个民族的心态就不行。”吴冠中曾说。

    2007年,吴冠中“以奖代养”、“取消美协、画院”等言论激起轩然大波。“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不如说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他尖锐地批评道。

    “国家不需要花钱去养画家,从美国到俄罗斯,全世界没有养画家的,我们花那么多钱来养画家,养出来还可以,要是养不出来呢?”吴冠中指出,当下很多画家千方百计进入美协,获得一个头衔,再把画价炒上去。


    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的。社会不养诗人、画家,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波动成长不起来。“我90岁了,我要把想说的话说完,总要有人把真话说出来。”吴冠中说。


油画《野草》 吴冠中


    捐出最精彩作品

    “画作要靠时间和人民来评判”

    吴冠中的画作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堪称中国艺术市场的奇迹。早期画作《交河故城》被学术界认定是其艺术造诣的里程碑,曾拍卖出407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中国在世艺术家作品全球最高价成交纪录。自1993年以来,他有2433件作品分别在香港佳士得、苏富比、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拍卖会上亮相,其中已成交的拍品数目达到1496件,总成交金额超过20亿元,成交比率为62%。

    对此,吴冠中自己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所谓的拍卖天价,都是很多收藏者为了盈利、套现,联合拍卖行、买家一起炒出来的。我的画作的价值要靠时间和人民来评判。”为此,他曾发下誓言:“我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草,是长在祖国土地上的草,奶也应属于祖国和人民。”除了给子女选了几幅画留作纪念,他将其他画作悉数捐了出去。 

    吴冠中的儿子吴可雨表示,父亲“最大的心愿和追求是让大家欣赏其画作,因此坚持不把最精彩的作品出售,而选择捐给公立博物馆”。吴冠中在生活方面俭朴简单,堪称苛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海大杂院里,吴冠中住着两间平房,房子像火车车厢,一间是孩子们住,另一间是自己和老伴朱碧琴用,还占了半间用木架子放画,作品《向日葵》《木槿》等就是在这里画的。即使今天,他的寓所也不过百平方米,几年前还是石灰墙、水泥地面,还是孩子把他哄出来做了最简单的装修。他有一间自称袖珍的画室,大概十几平方米,后期大部分巨作也都是在这间“蜗居”中创作的。

    1996年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赵士英曾作关于“建议建立吴冠中美术馆”的提案,征求意见时被吴冠中否决。他说:“我不修那个庙。历史是无情的,等人死了以后所有的权力、地位、名气等光环都没有了,这个时候艺术作品自身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大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产品服务 诚聘英才
版权所有:大师网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4061578号-1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