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句”动人是里面蕴含的故事,
不是文字造诣
庄若云
时下,特别是在网络上,大家乐此不疲地制作那些大量带引号的题,且多是一些大家不熟悉的偏僻句子,必须依赖后面的注解才能看懂。很多人虽然反感,但也不是很排斥,毕竟熟悉的成句,能做出新谜来,确是很少,前辈们都做得太多了。要想在熟句里出新意,很难的,所以,大家都剑走偏锋,专找生僻的句子来拟谜面了。
在内行人眼里,这类题确是显得有文化,然后给它美名冠了一个名称,叫“成句”谜。网上更有重庆王晓风老师撰文,提出“成句谜面当然比自撰谜面更好些,这也是许多成句谜面被评为“佳谜”的原因。”
这里,我首先肯定地说,王晓风老师的“成句谜面比自拟面好些”这个观点,根本是没有道理的。王晓风老师文章中的大意是,成句是以前文人创新作的文字,那时的文人成天就玩笔杆子,一生淫浸在文字生活里,文字上的造诣当然要比我们这些普通谜友的文字显得强多了。其实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有兴趣的朋友,上网去一些诗联群、网校看一看,一些普通朋友写的诗、联,其文字优美,毫不逊色古人的。原因很简单,今人只要肯学习,掌握了古人的知识和历史精华,可以说今天随便一个高中生,掌握的知识都强过古代大儒,集成了古人智慧精华的今人,写出来的句子,在文字上的造诣怎可能不如古人?因此,王晓风老师的成句论,是靠不住的(笔者以前也曾撰文,引用百川老师的“千骑万乘上北邙”来证明今生自拟面句不逊于成句的优美)。
至于王晓风老师提到的许多成句被评为“佳谜”的原因,这个也是困惑了很多谜人的问题。 网上那些带引号的题,冷眼一看,根本不知说的是什么,让人头疼。明明可以几个字表述清楚的话,作者却要引经据典,抄上一大段文字。这样的题,怎么会好呢?但是,成绩决定一切啊。事实上,这类题,得分确是不低。很多谜友,只是感觉到成句好,显得谜高大上。但具体好在哪里,却说不出来。就是今天我想说的话题,成句成功的原因在于其背后的故事,并不是这些年引号“佳谜”的文字优美。
上面的那些令人讨厌的题,虽然谜面令人讨厌,但是架不住它背后的故事啊,那些故事打动谜人啊。
在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到有文字时代,人类的基因深深地印上了探索奥秘、对传说的景仰这两个印记。这些基因决定了人类是好奇动物,喜欢听故事,喜欢探索未知的东西。这两个基因决定了灯谜的形成以及灯谜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迷惑人和故事。
迷惑人是谜的本质,今天不讨论了,只说“故事”对谜产生影响的这个因素。
因为基因决定了人类喜欢听故事的因素,所以,八卦新闻才能成为热点。因为“一个钱学森能抵五个师”的故事,让钱学森在“三钱”中影响最大。其实论真实的功绩,钱学森并不能比钱伟长强的,至少从对中国学术的影响来说(大家有兴趣可以百度比较一下三钱对中国的影响)。同样,如果没有周总理提到“三钱”,估计很多人也不会知道钱三强、钱伟长。这就是故事传播的影响和作用。因为人类喜欢故事的原因,所以,当灯谜涉及了一些传说、典故时,自然引人注目了。让那些谜面令人头疼的灯谜也显得高大上了,这是使用成句的最大优势和功利。
从前辈的谜作,可以看到,前辈们引用的成句,基本是诗词,且这些句子都出自唐诗三百、宋诗三百、宋词三百这些常见的书籍,因为这些常见的书籍流传很广,很多人都熟悉了,看到其中的句子,很容易让人想到相关这首诗的故事。所以,时代“佳谜”出自成句多的原因,并不是成句的文字优美,而是成句背后的故事激活了谜人身上隐藏的“探知奥秘、爱听故事”这两个基因。所以,那些成句谜得分才不低的。(请注意,这里我说的只是文字优美,并不是说文采,文采还包含文字的“势、意”。)
说一下题外话:但是,我们也该意识到,当今,有很多“成句”谜,面上的故事要素信息不足,完全依赖作者的注解,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正常的成句谜,应该是就谜面上给出的信息,能让人感觉到故事要素(当然,熟句的面少故事因素可以例外,参见下面的试验一)。具体的故事,可以注解详说,方便那些不知这个故事的人理解。
我们做两个试验,来看看成句谜受故事的影响有多大。
试验一:
“三月正当三十日”,这是贾岛的诗。假设以这句诗来拟面,如果不熟这首诗的人看到时,这就是一句非常平常的大白话,没有任何内涵的:只是点了一下时间,没有任何东西了,文采谈不上。但是因为这首诗流传很广,有关贾岛的故事也很多,熟知这首诗的人也非常多,这类人读到这首诗时,脑子里自然会浮现出整首诗来: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这时,熟悉感先存在这类朋友的心中,“三月正当三十日”,虽然没有文采,但是有后面的句子支撑,在这些人心中,存在一个贾岛送春的故事了。这时,这个平常的句子,就显得不平凡了,这就是熟句的优势,不是以文采取胜,而是相关句子背后的故事在影响人的好感因素。
试验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假设这诗不是杜牧写的,诗中描写的不是杨玉环,只是一个小城市的土豪的爱妾所为,某个名气一般的诗人看不惯这土豪行为,写下了这两句诗,从而收入全唐诗里,千百年来流传也不广,大家也不熟。那现在有人从全唐诗里找出来,做为谜面。然后在后面加上讽刺土豪的这类注解。
试问,这情况下,大家看到这两句诗,会有什么感觉呢?比之正常情况,大家已知这两诗说的是杨玉环的典故而产生的亲切感、隽永效果差了很多吧。
从上面两个试验,大家应该发现,使用成句,有两种情况:
一是大家熟悉的成句,这时,哪怕你没有故事的要素,但是因为大家熟悉的句子,大家的脑子会自然代入故事的人物,这是熟悉感产生代入感造成的。这样的成句不需要故事的要素(人物、事件),很容易打动他人,这就是灯谜界所谓的“熟面”的优势。
另一种情况,若是大家不熟悉的成句,这时,不要指望成句能带来多少文采的优势,请务必在注解里加上故事的要素:人物、事件,这才方便大家理解,才能产生代入感。有人可能会奇怪,我只要诗句的文采不行么?当然行,但是,你确认这个普通的句子扣合完美?前人撰文不是给后人做谜用的,所以,能完美扣合的成句,其实是很少的,可遇而不可求。强行使用成句,除了以“成句从宽”欺骗自己,对灯谜其实没一点好处。遇上这情况,还不如自拟面,文字更能掌控在自己手中。不是熟悉的句子,我肯定地说,文采不会有优势,因为佳句早就入选在大家熟悉的名句集里了。
综上,大家喜欢用成句,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为什么要使用成句,这点一定要弄清来,才能方便自己作谜时,决定是不是要使用成句。如果遇上成句拟面,面上信息不足,且是大家不熟悉的成句,还不如自拟面,面上交待清楚故事必要的要素为好。毕竟大家感兴趣的,是成句背后的故事。(这里笔者说一下,在海外,有一个成面的说法:面不需要用古人的原句,只需要大众熟悉的故事,点出故事的要素,让人能感觉到故事即可,海外灯谜把这类谜面也列为成句的。)欣慰的是这个华清杯,终于看到一个不完全抄书的用典题了。请大家试看:荆公“不食言以从利”(黄鹰小说人物二,2+3)王安、石守信/侯亚珠(东方之珠)。这里,作者就巧妙地借用“不食言以从利”这个前人的评价和荆公连一起来说,让人感觉到这是一种评史的态度。我认为这样的表述,比那些照抄原文强多了,因为作者这样表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论据的论点:我评的王安石,是借古人的论据。
认为成句文采好于今人的想法肯定不对。如果遇上扣合有问题的成句,不如自拟面,要相信一点,今人的才华肯定胜过古人。今人拟面绝对不会逊于古人的文采。
切记,成句的优势在于它背后的故事。这也是网上成句谜的成功所在,并不是说成句谜有多少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