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三字宗教称谓)异教徒
作者:孤影(黄泽鑫) 评析:胡坤维
谜面摘自《论语》之《闻斯行诸》篇其中一句,讲的是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孔子,如果听到合乎义理的事,是否应该立刻去做?孔子对他说,你家里还有父亲及兄长在,怎么能说做就做呢?你应该先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求也向孔子问同一个问题,孔子却给于肯定回答 。公孙华知道后感到非常疑惑,向孔子提出疑问,孔子告诉他:冉求平时忧柔寡断,往往因过于谨慎而贻误大机,因此要鼓励他勇于作为;而仲由平时勇猛过人,时常因鲁莽而闯祸,所以要劝告他三思而后行 。这个故事充分的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特点 。
此谜用会意法,通过孔子一进一退来适性教育门徒,避免他们过与不及的毛病,因此扣出谜底——三字宗教称谓:异教徒 。异就是差异,差别的意思,教就是教育方法,徒就是门徒、门生 。
异教徒一词最早出现在欧洲的基督教世界,是指那些保有与正统或者核心价值和教义相左的人 。中世纪的西欧农业生产力提高,人口增长,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此时信仰基督教热情高涨,朝圣活动蓬勃发展 。基督教有三个圣地,分别在罗马、圣地亚哥和耶路撒冷 。教徒在前两个圣地的朝圣活动不受什么限制 。但耶路撒冷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曾经受埃及法蒂玛王朝统治,于是,到耶路撒冷朝圣的活动后来就发展成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的运动 。此运动在二百年中总共发运了八次,史称“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从最初的收回圣地发展到教会为了扩大影响、封建领主们为了扩大领土和财富的侵略战争 。
因贪婪行为而引发侵略战争所诞生的名词当然不能和我们的孔子先师因材施教的理念相提并论 。孔子是圣人,被历代儒生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有些观点直到现在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效仿 。
此谜会意合扣,运典自然,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作者真的是谜人吗?不,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个有独立见解的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