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址大全 资讯 新闻
会员中心 绘画 书法
活动 访谈 大师
楹联 灯谜 篆刻
书家 大家 风采
文艺 诗词 乐韵
视频 展览 网展
H
书架
曲艺 民俗 征稿 合作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谜家事迹资讯 >> 寂寞身后事——沙叶新先生与灯谜
寂寞身后事——沙叶新先生与灯谜
来源:“ 华灯谜坛”公众号 文/扬州王峰  时间: 2018/8/3 23:49:47

沙叶新读研时,曾追随龙榆生先生学词,后又在《文汇报》上发表《审美的鼻子如何伸向德彪西——与姚文元商榷》,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沙先生的钦禁话剧《假如我是真的》轰动海内外时,我才开始上小学,在喜欢上港台文艺后,我惊奇地发现同名电影的男主角竟是谭咏麟,同名片尾曲的演唱者是邓丽君;中学时光,我还从《青年文摘》上抄录过沙先生的诗歌《也要相信》,看过电视连续剧《围城》中沙先生饰演的“四喜丸子”曹元朗…… 那时,我无论如何不会将灯谜与沙叶新联系在一起。

沙先生剧作剧照

沙叶新,1939年出生在南京,是南京五中57届学生。在他的回忆中曾多次提及高中语文老师武酉山先生,武先生师承国学大师黄侃,他最有效的文学启蒙教育使沙叶新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武先生“也爱写诗、猜谜”。沙先生至今不忘曾在南京工人文化宫射中的四则谜:王八到了(西厢一句)疑是玉人来;麻木(建材名一)天花板;舊简重开(成语一)一日千里;“到!”(市招一,卷帘格)应时名点。沙先生觉得“灯谜可以丰富知识,刺激联想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智力游戏”,他有谜味的文题和行文俯拾即是,他的书斋自名为“善作剧楼”,就有别解味。

沙叶新称其弟“黾农素爱制谜,善用别解”,其子沙枫留美前夕,沙黾农曾有贺电云:“成人之美,一帆‘枫’顺”,“成人之美”可谓字字别解,扬“帆”暗隐越洋,“枫”字乃谐音。沙黾农先生早在19781121日的《文汇报》上就发表过《谜语与诗歌》一文,1983年春节,由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灯谜组在《八小时以外》杂志上协办的“灯谜竞猜”,他与钱燕林、邱景衡等还同获过一等奖。于此可见,沙氏昆仲,制猜皆能。

谜界始知沙叶新之名,恐起于199111月出版的《文化娱乐》(总第143期)刊载的《为人作乐何其乐》一文,他说他“缺乏娱乐,也不是全然没有,有一点,那就是爱猜灯谜”,沙先生一时技痒,在文中即兴制作了三则灯谜:千村薜荔(成语一);宜适吾家(戏剧家名一);万丈高楼平地起(戏曲术语名一)。次年8月,沙先生《我的谜底》文中记述道:“从来信可得知《文化娱乐》行销全国,谜友遍布中华。这令我很感动”。第一则谜底是“有的放矢”,“有的”与“矢”之别解,足见沙氏幽默一斑;第二则谜底是“沙可夫”,沙可夫是苏区红色戏剧运动的奠基人;三则谜底是“砌末”,砌末是对舞台设施、布景或道具等的一种称呼,是个非常古老的行话。 

此三谜充分显现了沙叶新先生的制谜智慧,遗憾的是应征谜友中没有一人全部猜对。第二则谜面“宜适我家”化自《诗经?周南?桃夭》“宜其室家”句,解为“适宜嫁给沙叶新”,会意为“沙(叶新)可(做丈)夫”,宁波张礼鹤先生认为“此谜只有作者姓‘沙’方可用……但谜面故布疑阵,极易引人误猜‘舒舍予’”,因未识沙先生以己姓氏暗扣入谜的玄机,无怪此谜仅张礼鹤先生一人独中,他得到的赠书是沙先生的剧本集《耶稣 孔子 披头士列侬》,张先生回赠了自己参与撰稿的《佳谜鉴赏辞典》,南宁叶国泉先生在猜射中还寄赠过沙先生一本《实用灯谜小辞典》,这些都让沙叶新喜出望外,深表谢意。

《为人作乐何其乐》书影

事隔两年,沙可夫夫人岳慎女士有天在饭桌上听女婿出了个“宜适我家”的谜,特地说明是沙叶新制作的,时年77岁的岳女士让女婿一个字一个字地再说一遍,并激动地说:“我猜着了!”她并不知道这则谜实际是沙叶新在沙可夫逝世30周年那年创作的,但她知道由剧作家为他丈夫“制作谜语,这是很好的纪念”。8月底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沙夫人在央视《12演播室》节目中无意看到了沙叶新,高兴地觉得这是专门为自己播放的。91日是沙可夫去世33周年的忌日,岳慎女士没有去八宝山祭扫,而是写了封信给沙叶新。沙叶新当初制谜本意并非纪念沙可夫先生,但此谜在沙夫人心中的重量却是他始料未及的,不久沙叶新又收到了岳女士寄赠的《沙可夫诗文选》,他才系统地知晓沙可夫曾拥有过如此灿烂的青春和辉煌的生命,同时他也因“沙可夫和为戏剧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戏剧前辈之被遗忘而感到悲哀”。沙叶新先生借杜诗名句“寂寞身后事”为题将此事写入了日记,后发表于《新民晚报》,文首便称“我爱猜灯谜”,文末又悬射一谜:待婿殷勤无假意(打戏剧界人士名一,燕尾格)。岳慎女士是鲁艺戏剧系早期学员,曾扮演过电影《中华女儿》中的冷云。

《寂寞身后事》发表的当天,沙叶新就接到很多读者的电话,后陆续收到来信数十封,他均一一处理,并分别寄出赠书——《沙叶新的鼻子》。12月下旬,《新民晚报》又转来424封信,1994年的圣诞节沙叶新从下午开始读信,一直读到深夜,因读者来信的内容已不限于猜谜,诚挚的话语在沙先生心中产生了规模效应。次日,他开始给老人、病人、残疾人等先复信,并附新年贺卡。当年第99期《作家文摘》转载了《寂寞身后事》,剧作家岳野看悉此文后,也引起共鸣,写下《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一文,发表于1996年第1期《中流》月刊。19951月,沙叶新先生的《精神家园》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作为“名人日记1994”系列之一种发行。丁东先生读后,惊讶地发现“一条本为游戏而作的灯谜,竟引发这么多认真的思考”,令他大感意外。《冬夜长考》是丁东先生思考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随笔集,题为《沙叶新的谜语》的短文收录其中,他从“宜适我家”谜谈起,但更主要的是解说了沙叶新两篇日记中故意隐去的两位人士的名姓及原因,丁先生称之为“最耐人寻味的两条不是谜语的谜语”。

《寂寞身后事》截图

上世纪90年代,是沙叶新先生与灯谜最亲密接触的时期。199210月,时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的沙叶新先生为《电影灯谜大观》一书作过序,题为《耳目一新话灯谜》,他说:“出于爱好和业务关系,谜书接触了几本,余暇来兴时亦制亦猜过几条谜”。19941月,沙先生在淮海中路沪港三联书店签名售书时,一位名叫“何倚伏”的读者要求写句奇特而有趣的话,他竟信手题下“三人行,可携一奇犬”的谜以塞责。不久,沙先生受邀担任了东方谜王赛的顾问。

沙叶新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的代表性人物,他没有像另一位标志性戏剧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90年代后,沙先生则更多地发表贴近世俗和批判现实的随笔,他也没有如沪上戏剧界另一位后起名士走上“大师”之路。沙叶新先生是位自由独立的作家,他的戏剧与杂文一直饱受争议,但他的作品展现出他的良心和睿智,或许现在的我们已经淡忘了这些。我写沙先生的谜事及其种种,不过是在做恒河沙数,一位法名“一无”的宗教人士在给沙先生的信里曾发出这样的感叹:现代人的偏执和崇尚时髦的报应,导致了“历史人物”又为“历史”所遗忘。这样的悲哀不仅是历史人物的悲哀,也是遗忘者的悲哀,同时也是历史本身的悲哀,只有从悲哀中生出一些慈悲来,才能补上这历史的缺页。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大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产品服务 诚聘英才
版权所有:大师网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4061578号-1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