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处湖北武汉蛇山黄鹤矶头的黄鹤楼,是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传说有仙人子安于此间乘鹤而去,留下这绝世名楼,令古今骚人墨客吟咏不绝。唐人崔颢便有《黄鹤楼》一诗,李白读后大为折服,说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搁笔而去。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了这则李白登楼欲赋诗却搁笔而去的故事。
贵州谜友陈纯森有这样一则佳谜:
“眼前有景道不得”(时政新词)放管服。
谜作者通过灯谜艺术为我们展示了这个美好的故事——
崔颢的《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来到斯地,当他趁兴登上黄鹤楼,远眺汉阳城,遥望鹦鹉洲,顺着酒意,诗兴大发,本来打算吟诗一咏,而当他读了崔颢的诗后,竟出了一身冷汗,庆幸未曾动笔,否则可能会献丑,因此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感于此事, 遂于黄鹤楼东修建搁笔亭,以志其事。后人仰慕崔颢之诗,赞赏其骨气洞达,自然宏丽,还推其为唐人七律之最。
谜作取用灯谜创作中最为常见的会意手法,宣解了当前国家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时刻做出的简政放权等重要举措——放管服,会意深澈,令人折服。我们知道,“放”“管”“服”作为统一又分开的决策,但在谜作中,“放”是放开、放下;“管”本来是管理,谜中却当成管的另一含义——“笔”,使之扣合李白即将下笔的一幕;“服”原来作为服务的意义,再次重新变革出场,体现了“折服”、“叹服”的赞赏之举,整个作品,说的就是李白在黄鹤楼前,见到崔颢的诗,放下本来即将成诗的笔管子,折服于崔颢的诗作,钦佩之至。
“放管服”作为2017年全国两会出现的时政新词,是国家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作出了有利发展、有利改革的重大决策,其核心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企业松绑、为百姓省力、为创新清障、为公平护航……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启了“放管服”改革,为中国经济谋划更有活力的蓝图。今天,从中央到地方的实践表明,“放管服”改革已经取得超出预期的进展,在激发社会创造力、释放市场能量、增进民生福祉、多维度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成效明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认为,传统文化既包含国学典籍等“经典文化”,也包括作为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如果说前者主要通过典籍阐释形成思想体系,那么后者则是文化生成的基础和土壤。陈纯森的灯谜作品又一次把时政新词借助古人逸事,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真是妙不可言。可见,灯谜与其他民间文化一样,她是用于服务人民群众的,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轻骑,正不断焕发其服务地方,活跃文化的巨大作用。
[本文作者:王绍宽;供稿:王绍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