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谜人郑百川先生,是一代谜学巨擘,其谜艺独领风骚,深受海内外谜人推崇。他的灯谜创作、谜学理论和谜事活动实践,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关于郑氏的谜艺水平、谜学风格,已有多篇文章论述,而对其字谜的专题研究,似尚鲜见。今年初,有幸先睹《郑百川字谜300》书稿(即将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领略其字谜风采,感其驾驭娴熟,手法多变,奇思雅构,挥洒自如。书中郑先生说:“字谜号称万谜之源,字谜创作是灯谜创作中的大项,是一个制谜人不可偏废的。”并提出了“气通神连,撰精结巧,措底通变”的创作心得。
郑百川先生的字谜,多年来我记忆较深的有“台湾出口蝴蝶画(泓)”“寸土不丢保村庄(床)”“十载翻身业(赤)”三条,检之,这几条全收进本书,可见本书大致可反映郑氏字谜全貌。
今从以下七个方面论述郑氏字谜特色,权作引玉之砖。
诗品仙境
郑百川先生的字谜,成句为面者较多,骚人语写谜家意,成为一大景观。一般说来,由于字谜的扣法主要靠增损离合的字形变化,很难找到描述这种变化的贴切自然的诗文句。人们所熟知的诗词名句,又恰如其分地可扣一字者,早已被捷足先登的谜人挖掘殆尽,撞车在所难免。然而郑先生腹笥丰赡,修炼深厚,在茫茫书海中总能觅得扣合稳惬的佳句。如:
“汉水东流是寸心”(9画字)怼
观察底字,分为“又”“寸”“心”三部,“寸心”为人们所常用,“又”则需通过分离得到。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觅得古诗句并通过重新解字立意而合辙应底。“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是唐代钱起七绝《秋夜送赵洌归襄阳》后两句。“汉水”在诗中是实指当地的河名,而今入谜,“水东流”的谜意,既不表具体河流,也不循“左西右东”的字谜方位常规,仅取“付之东流”的“消逝、一去不复返”之义,用以剥去“汉”字的水偏旁而余“又”部。最后“又”与“寸心”共组底字,扣合天衣无缝。本诗载于《全唐诗》,一般人并不熟知。本谜为饱学之士绽放艺术天才,用了一句,必熟全诗;写出此诗,胸有几诗?
“市声不闻耳差静”(8画字)闹
面见于宋代陆游《幽居戏赠邻曲》,是描述晚年退居家乡的景况的,全诗很长,面为其中一句。意思是,住在远离市区之地,听不到喧嚣。这个“差”,诗意为“较、尚、稍”,即耳根还算安静。扣底时,“差静”改取“缺乏安静”义,即“闹”也;而“市”“不闻耳”则通过字形出入变换——“闻”中退“耳”入“市”,形扣得“闹”。前五字形扣,后二字通过反面取义。诗人避开尘世,用孤独净化自身;谜人避开大路,用灵感迎合古人。
“背手牵黄犊”(8画字)牦
元代王冕五言古诗《耕读轩》脍炙人口,前四句是:“路逢谁家子,背手牵黄犊?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这个景象可以画下来。而“背手牵黄犊”一句,恰恰是“牦”字的绝佳造型。“背手”,将“手”字的向左之勾“背”反过来改向右,成“毛”字;“黄犊”乃“牛”,“牵”取义“牵拉、维系”。聚而为底,浑然天成。王冕是画家、书法家、诗人,他的心态很自由,他从人生格调中自然流泻出来的诗,遇到了同样自由、洒脱、幽默的当代书法家兼谜家,幻化出另一个精灵。古诗已经融入大自然,我们做谜,决不是唐突古人,不是对古诗的随意揉搓,而恰恰是在如山的文化景观上,把我们自己贴附上去,用我们的文化感受、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前人的文化蕴含。
“枇杷压枝杏子肥”(多笔字)夥
底“夥”拆成“果多”会意,我们会想到什么诗句?古往今来叙述果实繁多的成句应该不少。本面乃宋代范成大七绝《夔州竹枝歌》之三,是写果园的。“压枝”“肥”皆写“果多”,很形象,而采用此句的最优之处是一句写出两种水果,两种都很多,用复数使意义非常充实。诗的画面美,谜也美不胜收。
人们常说,字谜易猜难制,此点在成句为面的字谜中,体现得最为典型和充分。因为它并不要求广大猜众知道面句的出处,只要面句明晰易懂,即可完成猜射过程。而面句的寻觅,则折射出制谜者的文化综合指数。谜面可能来自某古典小说情节,或一句宋元戏曲唱词,或一首并不著名的明诗清词。句子是现成的,典源是独特的。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就是风格,就是水平,就是学养。
典故投影
面含典故而不用成句,自拟句却有古意上的背景依据,入谜对谜面作二层表义,通过别解推出底字,这是郑百川先生字谜创作的另一常见手法。我们读面时,会联想出它的原始寓意,浮现出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然而分析扣合却又精当无懈,于是慨叹谜者的过人才思。他发现,他转换,他点化,这一切源于他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苏轼语)
骈肋重耳应有功(5画字)左
谜面意思是,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身体上“骈肋”,事业上成功。“骈肋”指肋骨连接,是一种生理畸形,此点于史有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重耳经过曹国时,曹共公“闻其骈肋,欲观其裸”。入谜化有典为无典,纯从字面入手,底“左”字与“肋”重合,可得“有功”二字。“骈”同“并”,“重”指“重合”,“耳”字作虚词可虚化。转注置换,双关变义,有名典故,变成精彩字谜。晋文公的事迹永载史册,可以演绎成戏剧,可以扩写成小说,可以生发出论文。你给它不同的光源,它就闪射出不同的光彩。一切再现都是创作,今天,谜人撞出了巧思。他撰句不违典意,他造底投入自己,灯谜的艺术再塑显示了这个品种的不同凡响,从容睿智,幽默风趣,一字胜过千言。
鸥鸟不亲人(6画字)伛
《庄子》里有一个著名典故“鸥鸟忘机”,《龙文鞭影》的“沙鸥可狎”亦言其事:海边一人每日与鸥鸟戏耍,某日其父说,你与鸥鸟厮混,能否捉几只回来?次日他又去海边,鸥鸟像看透了他的心思,都盘旋着不肯落下来。清代谜人章祖泰为这则寓言作了一谜,拟猜《论语》句“虽狎必变”。如今郑百川看到了“伛”字,将有关部件与形近字进行置换思考,组合创新。通过“伛”“鸥”对比,想到了那则寓言。人鸥亲密于前,疏离于后,昨日虽狎,今日必变;人禽亲疏变成字形亲疏,灵感降临了。这个思维意象是稍纵即逝的,必须立即写下来,不容疏忽耽搁,否则,一条好谜可能就永远流失了。
像这样依托前人典故情境自撰面句而成的字谜,还有很多。比如“床头点滴金银尽”猜“痕”字,谜面当是从“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的诗句中化出。“高天霜色对乌号”射“弼”字,则是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取意(“高天”为“一”,“霜色”扣“白”,“对乌号”会意扣双“弓”)。“墙头马上一丝牵”隐“纽”字,底字为“墙头”“马上”“一丝”三者组合,而“墙头马上”却大有来头。白居易诗在前,白朴杂剧于后,这个传统爱情剧目至今还在传唱。
以上这些字谜,面句古雅和扣合工稳二者兼备,相得益彰。为什么信手拈来,皆有来历?为什么后世果实,曾是前朝花蕊?这就是文人的高层次融通了。和直接用成句不同,本类字谜是一种影射、暗合,是一种发人深思的“双关”。逻辑引线放逐的风筝,在岁月的风中摇摆,直通现代,终于在某一刻,在大地上照出了自己的影子,这根天地引线,就是古今纽带,也是文明脐带。当用增损离合法制作字谜,能在面上托出一个情节生动的故事时,这条佳谜就成为此道高手展示绝技的舞台。佳谜,是一扇扇我们开向古代的窗口,一盏盏照亮古今的文化明灯。
神灵技巧
法无定法,技有高低。字谜以形扣为大法,而最可贵的是突破,是出新,是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那些“花前”“西楼”“江边”之类,已很俗套,用得太滥了。谜界呼唤耳目一新的审美联想,别开生面的表现方式。郑百川字谜精品,既文采风流又扣底严谨,既设想奇特又合理合情。
千载浮云一望收(6画字)丢
扣法是“千”加“云”减“一”,而抱合词之用,无一不美:“载”之稳妥,“浮”之形象,“望”之精确,“收”之到位,使人叹服。增得顺,剔得巧,出入如风,来去似水。游走的是遐思,留下的是底字。
千古牵连一笔勾(7画字)乱
“牵连”出奇,造化天工。“千”“古”二字上下组合时,亦连亦断,你中有我。这是套叠,是渗透,是胶着,是互融,确实是想人所未想。这般手法,与面句意义上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含义一脉相承,底恰恰为“乱”字,乃精髓所凝。
刹那风中坠几多(8画字)剁
“刹”“剁”面底对照,有不动根基,有可变枝叶。出句“风中坠几多”非常自然,犹如问“花落知多少”,却悄悄进行消衍幻变之术。成谜需先作顿读——刹/那“风”中坠/几多,再以“风中”之“×”,消减“刹”左上之“×”。扣合隐而不晦,简中见奇。
倒挽干戈安一方(9画字)哉
对底字观察细致,“倒挽”二字,一变方向,一指紧系,述事则形象有力,入谜则逼真生动,可谓千金不易,突发奇思,戛然独造。
又将愁绪一半分(12画字)释
本谜之妙,在于抱合字与部件字的巧设机关。“愁”字之头“绪”部为“禾”,最常用作增损字的“半”却出人意料地实取,并行部件拆分,两处安顿,声东击西,上下其手,使人眼睛一亮。
趁明携盅酒,消遣水月中(16画字)醖
画句极美,一派诗情画意。月光洒照,临水把盏,颇具“对酒当歌”“对影成三人”之意境。然而大师之技,全在暗消递减、飞花摘叶的离合变动之间。“趁”“携”作抱衬,“消遣”由人的闲逸演变为字素的排遣。“明盅酒”去掉“水月中”,离合得“醖”字。既无抛荒,又无赘笔,抽丝剥茧,毫不零乱。在酝酿之间,见通幽之趣,见练字之功。
一则好的字谜,其标志是新手法、新技巧、新谜路脱颖而出。思维跨度大,构想角度奇,言词立意妙。举凡增益、舍弃、方位、减半、重叠、关联这些形运笔移,都能得心应手地体现在结句撰面上。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深知它的含义、它的份量、它的可塑性,都精通它的投影和辐射区域。把这些材料妥妥帖帖地安排成一个有空间、有栋梁、有窗户、有亭苑之美的“谜建筑”,这就是大师。
如画融合
在郑百川字谜佳作中,很多人推崇“台湾出口蝴蝶画(泓)”“北来雁阵穿千山(嵊)”“六桥如画隔远芳(蒡)”等数则。在上述字谜部件中,“亦”用“蝴蝶画”、“人”用“雁阵”、“冖”用“桥”取代,并言“如画”,这就是象形法。郑百川除谜艺精良外,还善画、通印、精书法,以画家的法眼制谜,丰富了字谜的内涵,开拓了谜路,提升了字谜的艺术含量。象形一法,源头甚古,我们的祖先造字,从象形入手,每个字就是一幅画,正所谓字画同源。谜界前辈谢会心在谈到象形法制谜时曾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是也。”我对象形法谜的群众基础深有体会。某年元宵节挂谜,县委书记来猜,通过苦思冥想,他猜中两条字谜。一条是“两把断柄牙刷”打“非”字,一条是“小勺子,炒豆子,炒了仨,蹦了俩”打“心”字,均为象形谜。可见此法宜大力提倡,在新时期更应多多创制象形法字谜精品。
郑百川字谜,象形法自成体系,花样百出,体目文字,图象品物,多姿多彩。
燕子敛翎近画帘(6画字)灯
左右均以象形法构成。“燕子敛翎”以“火”字描画,惟妙惟肖;“画帘”为“丁”,是从清诗“亚字栏杆丁字帘”取义,既逼真,又高雅,诗如画,谜也如画。
小舟人臥伴鸥眠(6画字)迄
底字的三个部件皆用象形:人臥、鸥眠、小舟,精工勾勒,细致刻画,简炼含蓄,可视可感。静止的是形象,放飞的是想象。
辙过苗留迹(11画字)菑
本谜描绘车轮辗过留下的痕迹非常准确,此种用法新颖别致而又使人叹服,神思入字,如车甫过,印痕在地,俨然如绘。
一登画舫两窗开(10画字)逦
其造型像一艘画舫悠然行进,两窗洞开,窗中人影历历可见,形神兼备,使人神驰。“一登”二字,既可实用作“一”字部位提示,也可象形为画舫顶篷。清新靓丽,生机勃然,堪称象形谜精品。
湖月渐消一抹斜(9画字)活
仅留残雪压长桥(9画字)侵
斜月孤星伴归舟(4画字)丹
“新月初挂远山角”(5画字)弘(面为陈毅诗句)
一叶扁舟帆影远(11画字)蛄
月光如水照疏櫺(12画字)渭
以上各谜中的“一抹”“长桥”“斜月”“孤星”“新月”“山角”“帆影”“疏櫺”,均栩栩如生,如真实事物置之眼前。方士庶论画云:“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之间。”此系论画,于象形谜亦然。郑氏诸多象形谜如临丹青,如睹山水,怀抱自然,倾吐胸臆,具有高雅的品位和清新的格调。
象形字谜,清新婉丽,容光焕发,此法当点赞,此道宜大兴。诚如谜家、画家郑育斌诗云:“淡墨萌心志,风来香满笺”;“小院净无苔,春兰次第开。赏心悦目处,都入画图来。”
心灵寄托
郑百川字谜中,有许多在形扣的大框架下,部分零件借代托字,明珠暗投;假手别称,机关巧设;委婉转换,曲径通幽,从而增加了谜的趣味性。先看此例:
桂魄窥门上玉楼(8画字)肩
自撰面句,三用借代,引人入胜。“桂魄”是月亮的美称之一,“门”用“户”指代,“月”与“户”合而为“肩”。“玉楼”何义?原来道家称人的肩膀为“玉楼”,这里巧用提义复扣,故以此美称替代。
方知不负袁随园(多笔字)整
本谜总体上说是离合法,且技法高人一筹,更妙的是融汇入一个典雅的人物借代,笔者甚喜此谜,曾写过一篇赏析文章。在拆字上,他避开人们一望而知的“束、攵、正”三体,别具手眼,以“口、枚、正”组合应底,且在扣法上,三处皆用借代,各有千秋。“口”用“方”代表,有象形意境;“正”用“不负”推出,反扣踏实;最出彩的是“枚”,清代才子、文学家袁枚,晚号“随园先生”,“袁随园”就是“枚”。既有出人意表的另类组装,又有丰富多彩的借代渠道。
郑百川先生借代法用得炉火纯青,佳作琳琅满目。
桥边折柳赠佳人(9画字)娇
一别凡间伴蟾宫(8画字)肮
勾栏已绝王者香(8画字)构
“谈锋一触便纵横”(5画字)讦
大庾岭上暮天低(6画字)岁
“佳人”即是“女”,“蟾宫”是月亮的另一种美称,“王者香”乃“兰”的雅称,以“谈锋”称述“言”,“纵横”组出“十”(面句为明诗人纪坤七律第三句),用“大庾岭”概指“山”,“暮天”会意扣“夕”,皆得体到位,儒雅风流,书卷气十足。人们仿佛跟随一位学富五车的长者,指点江山,满目灵秀,读谜的同时学到不少人文知识。
一事多称是灯谜创作的基本依据。古往今来,许多事物都有“雅称”,有的则是“讳称”。作为灯谜作者,要善于使用前人留给我们的这一语言学遗产,移花接木,抽梁换柱,回互其辞,暗转乾坤,借助汉语丰富精美的辞藻,成就气象万千的美谜。“月亮代表我的心”,转换就是寄托,映照就是呼应,蕴含就是依归。郑百川先生的字谜借代手法娴熟,运用自如,颇多妙造自然、清新脱俗之作。
锁钥缜密
“直扣东川,控其咽喉”射“挹”字,是郑百川创作的一条双扣字谜。它的特征是两次拆解底字,一为“扣巴”,一为“把口”,反复指认,确切不移。“东川”古称“巴”,“控”意“把守”,“咽喉”为“口”。面两句是一个整体,有因果关系,自成意境,符合军事常识。把守、控制住东川的咽喉要道,蜀地就可以平安。入谜前后两次扣同一字,是强化,是验证,是双连环锁定,这种复扣可使谜底具有唯一性。
字谜的双扣,可以是两次不同部位的形扣,也可形音合扣,还可形义合扣。双扣历来受欢迎。“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两句分别拼出同一底字“省”,王能父作)很早就被评为最佳灯谜,便是明证。
郑百川形音双扣的字谜如:
竹篱疏落人闻琴(13画字)禽
勤劳方正好家声(5画字)加
前一则清幽高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得逸韵天然之美,前五字通过离合,已析出底字;而“琴”则标出读法。后一则以“勤劳”表“力”,以“方正”应“口”,共组“加”字,后二字指出读音同“家”。此两则形音合扣,均不见斧凿痕迹,面上圆融一气,顺当上口,意境昭然,双扣复述在人们不经意间完成。
形义双扣法,在郑百川字谜中很多,试举如下:
所诉自不忘(5画字)记
危急关头聚者众(6画字)多
先生客死魄何居(11画字)宿
是非寸心似有凭(9画字)恃
“记”字谜以“言”“己”共扣底字,“不忘”属提义;“多”字谜面上“危”“急”“关”三字之头聚为底字,以“众”提义;“宿”字谜“客死魄何”四字取“先”部,共合为“宿”,以“居”提义;“恃”字谜前四字组形,后二字提义。
以上各例是提义词居于句尾者,但郑谜中也有一些双扣字谜,提义词居于句首。例如:
家父创业建厂中(7画字)严
妨碍干部调动(13画字)障
无事倚柴扉(7画字)闲
骤觉午时到黄昏(13画字)蓦
以上字谜,“家父”“妨碍”“无事”“骤觉”均为提义词。
最有意义的一则,是一条三扣谜:
心中郁不快(8画字)怏
本谜先析字,“心”取竖心旁,“中”为“央”,合而成“怏[yàng]”;其有“郁郁不乐”之义;但“怏”与“快”形近义殊,必须辨识。提示它义为“郁郁不乐”,写来不同“快”字。本谜集离合、提义、审辨字形三法于一身,而且面极简洁,诚为佳作。
字谜的双扣、三扣,体现了如锁钥一般的缜密,如榫卯一般的契合,如探照灯一般的聚焦。缜密是灯谜作为语言艺术的要素,缜密即严密、细密、绵密、紧密,巧针密缝。作为一则成功的字谜,在“面无余字,底无缺料”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做到多角度、多层次观照,反复锤炼,形完意足,精当严谨;纵横到处,汇于一点,八方来朝,定于一尊。陆游诗云:“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诚如是也。
大师行踪
郑百川先生是新时期灯谜学科的带头人,从他字谜创作的风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万谜之源的字谜,它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灯谜艺术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轨迹,反映出一部灯谜发展史。
风格流派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积淀,也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与谜作者本人的学养、识见、阅历、才气、审美情趣密切相关。郑百川先生从潮汕起步,青少年时期曾倾心学习谢会心,求教于吴浩水,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刻意创新,有继承又有发展。
字谜之创作,从南朝鲍照的“井”字开始,到了宋元时期,也就只有像王安石的“一人立,三人坐,两人小,两人大,其中更有一二口,教我如何过”猜“儉”字这样的水平。清代灯谜鼎盛,谢会心(1873-1943)代表了那个时代字谜艺术最高水平。下面请看谢、吴字谜代表作:
卧龙姓氏却昭著,玄德造庐虔顾三(字)谒
广寒宫里何空敞,为倩维摩着色描(字)调
以上谢会心作
自道同声甘匹配,那堪隔地寄音来(字)谌
卸却残花一瓣后,古梅犹自独枝开(字)葆
以上吴浩水作
作为文人之谜,清代字谜具有诗性描绘、典章故实、色调错综、语言华丽、两句模式等特色。谢会心的谜,更被称为“韵谜”。然而我们需要指出古字谜的三项背景:其一,社会上识字者少,字谜只在文人间传播;其二,与今天的书报杂志海洋相比,当时文献不多,载体都是文言文,白话文其时尚未普及;其三,当时的二字底谜几乎都是义扣,增损离合未成规模,也未成为谜法主流。
什么是大师?应该是一个时代里精神文化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德高艺精之人。大师一头连着过去,一头接着未来,展现的却是当下形态。他是艺术面貌的传承者、承担者、体现者,又是开创者。郑百川的字谜,由于具有古谜味、过渡性,故能成为我们窥探、解读古谜的窗口,与台湾、海外交流的纽带,学习前人风格的阶梯。然而,大师又是与时俱进的,他不断探索新技法,开拓新思路,进入新境界。他以新立身,以新超古,以新制胜,以新引人;不拘一法,不守一道,广涵兼蓄,推陈出新。他的字谜,在立意、情境、格调、形变、字素结构、平仄驾驭、选字遣词方面,都大大地超越前人,完成了字谜向新时期的转变,终成一代宗师,并引领了台湾、泰国谜风。郑氏无愧于前人,引导、启迪了后人。
还要指出的是,字谜与二字底形扣谜关系密切。今日二字底形扣法的繁荣,是建立在字谜艺术之上。是字谜的移形换位、依次拆合、擒纵收放,为增损离合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灯谜形扣法的升华。精妙的二字底离合形扣艺术,隐藏于字谜的声色意趣之中。
请看郑百川的离合法二字底谜:
溥仪前四十载义无可取(中药名)薄荷
樽壶初见已展眉(曲艺品类)相声
平林寂寂迷烟霭(水果名)柠檬
榜头一字易千金(电影导演)李安
以上各谜,皆形扣立法,灵动而惬意,流活而圆润,俱为妙制,尤其是“薄荷”一谜,乃郑氏名作精品,早已脍炙人口,成为震古烁今的传世佳谜。
总之,学习研究郑百川先生的字谜,既可探知清民之际灯谜逐步发展成熟的行迹,又能找到今天二字底谜形扣大繁荣的学术渊源。
结 语
字谜创作可以反映一个谜人的基本功,从字谜中领略到谜人的气质、技巧和谜外功夫。郑百川先生作为新时期灯谜的代表人物,其字谜手法正宗而全面,举凡会意、离合、象形、拟声、用典、白描、借代、复扣等等,无不涉及、无不精彩,是其整个灯谜作品的缩影。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探讨其字谜艺术,学术意义深远,将大有可为,不仅对研讨其他谜种有所裨益,也可探索到灯谜文化发展轨迹。
在当前灯谜创作多元化,且有误入歧途倾向之际,苏剑先生高瞻远瞩,主持出版了郑百川等十位名家的字谜300条系列丛书,又发起本次研讨,这对引领谜坛风尚,净化灯谜创作,正本清源,无疑都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随着字谜创作的重新受重视,精品意识的再度被提倡,灯谜理论研究的兴起,灯谜艺术大繁荣的时期必将到来!
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