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冬妮娅谜作已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在《网络灯谜》常看到她的上榜佳谜。事隔几年,某日上网,偶到博客:“无心出岫”(即冬妮娅的博客),见她近几年谜作数百则,谜面以自撰为主,且谜法偏于增损离合法,颇具特色,忽耳目一新,如入桃源胜地之豁然开朗,遂复制下来以备闲暇饱览细读;斯读后有感有得,故作斯文以浅析之。
一、直接化古典诗句或词句
化古典诗词于增损离合谜面中,势必要求谜作者须具较为深厚的诗词功底,否则很容易造成对原诗句的拙改,而显得别扭执拗,谜面不知所云。然而观冬妮娅的谜面,有不少是与古典诗词粘边的,谜面大部分词皆出自原诗句或词句,虽然为谜底需要做了适当的修改,却仍保留着原诗词的意境,也基本不减原诗的灵气,这正显示了高超过人之处。故而在此试举数则略作浅析,聊以斟酌,权且抛砖引玉。
1、国破玉砌雕栏在,几回客里泪斑斑(歌剧名)图兰朵
南唐后主李煜词《虞美人》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谜面前半句正好与《虞美人》的词句风格相吻合,后半句虽为自撰,却不弄别扭,不分道扬镳,而是更加透彻地道出了李后主那被俘虏囚困时的愁思忧恨。
此大手笔之作,谓鬼斧神工,让人倍感叹服。入谜采用增损离合法,“国破玉”剩“囗”,“雕栏”即意为将“栏”字雕拆为“木、兰”,“几”明扣,“客里”取方位即“夂”,“泪斑斑”法用象形,形象生动地扣出“丶丶”。全谜之拆合干脆利落,不拐弯抹角,显而易见地,称得上慧心之作了。
2、王谢堂前燕安在,朱雀桥边夕阳横(古诗词谜材名)晏殊全集
刘禹锡七绝《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观此谜面,好像是刘郎这首诗的超浓缩,古风犹存,简明扼要地将原诗的大致意境描绘出来,王谢即指东晋大臣王导和谢安,朱雀桥在乌衣巷旁边,乃当时都城繁华之地。然而此谜因谜底字素多而杂,其拆合便显得较为繁杂点,“堂前”为“小”,然后在“雀”字谢去剩“隹”,“燕”象形“人”,“阳横”则会意为“日一”,“桥边”根据谜底需要取“木”,此谜揉合了会意、象形、增损离合于一体;但我觉得此谜最大的闪光点还是在于谜面遣词造句方面,化现成古诗句非常自然流畅,手法虽杂,却不影响整体的审美。
3、黛玉伤花半零落,一抔土掩独潸然(三字口语)拎不清
此谜面寥寥十四字便把《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子,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葬花吟》一诗概括得淋漓尽致。抒写了伤感悲愁的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哀伤凄恻、红颜命薄……谜文轻柔婉约,颇有《红楼梦》风格;黛玉姓林,法用借代,伤花二字别解后作损词用,“潸”损去“林”剩“氵月”,“半零落”即“零”字落掉一半剩“令”,“一抔土”重新变形,最终扣出三字口语“拎不清”。此谜的扣合虽未能做到字字有着,然而因谜面自撰风格独特,诗意浓浓,仍有赏读之处。
4、孤散天涯外,竟夕起相思(成语)瓜田李下
乍读谜面,犹让人体会到游子只身在外之苦闷,天涯孤旅,夕临难免倍起思念之情,或思故友或念亲朋或牵情人,骤想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中有:“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诗中想念之情,不言而喻。此谜撰面焕然一新,可与原诗比拟,其拆合更是脱颖而出,看似会意,实则为纯拆字,更难能可贵的是此为长底谜,制作起来无疑于增加了不少难度,“散”字作离词,“竟”字作叫入词,已属罕见而显非凡,或叹:此为大腕之作吧!
5、秦淮月里棹西来 (食品)榛仁
读此谜面,忽觉一股浓浓的诗韵拂面而来,沁入胸怀,秦淮即指秦淮河,是古时疏水的主渠道,诗的意境无殊于杜牧《泊秦淮》前两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但见稀烟绕堤,月色朦胧,笼罩着冷水寒沙,木兰小舟从西边轻轻地划来。谜面古韵浓郁,音律协调,读之琅琅上口;拆合上也绝不逊色,通过谜面顿读,“淮月里”可扣出“仁”字,“棹西”即取方位扣出“木”。读此谜后敢问君:榛仁味香还是此谜味香?
6、剪烛西风枕畔单 (歌名)秋蝉
看此谜面,应该是化改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时于西窗下共剪烛花呢?只是不知归期;此谜面之意境与李商隐这诗迥乎相同,可能也是寄内,独剪烛花西风中,夜来又叹孤枕,唯盼着早日得以重逢;此情此景最容易引起读者所共鸣。“剪”字就如同剪刀剪纸一样,将“烛”剪开为“火、虫”,煞是贴切生动,“西风枕畔”皆取方位可扣出“丿木”,再加“单”字而扣谜底:“秋蝉”。
7、采菱南浦过飞舟(多笔字)薄
白居易诗《采莲曲》有“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眼前呈现出一幅美丽的采莲图,静中有动,景中有人,但见菱叶追逐着碧波,微风荡漾着清荷,在荷池花丛中,一叶扁舟飞驰般地飘过。此谜面的意境与这首诗如出一辙,十分吻合,既诗情又画意,让人陶醉于其中。“采”字在此作为损词用,采下菱的南(下)部而剩“艹”,“之”象形舟,早已约定俗成,最后谜底“薄”字可得出。读此谜,犹觉余香盈袖。
8、柳边把酒终一别(植物)巴西木
离别送别历来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感人话题,又是令人愁肠令人忧的事。王维之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曰:“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百年来倍受人们喜爱,且广被传诵。
此谜面写景状人叙事,勾勒出一幅凄凄送别图,地点为柳边,人物为故友或亲人抑或恋人,事情为把酒送别;谜法仍为离合,“柳边”扣“木”,“把酒终”先扣出“巴酉”,然后再“一别”,于是谜底“巴西木”可跃然于纸。
9、烟消日出草芊芊(谜格)秋千
观此谜面与柳宗元的《渔翁》“烟消日出不见人,矣欠乃一声山水绿”有相同之处,制谜谋皮很忌单单剪取成句的一半作为谜面,此谜面虽有四字相同,但不仅仅只那四字,而是通写重新立意,稍作修补之后,另一番意境又立现眼前:烟雾散去,太阳出来初照着一片碧草。可见立意标新,不减诗情,倒也突现无限的画意。“烟消日”扣出“火人”,“草”即意为“艹”,“芊芊”出了“艹艹”剩“千千”,故而谜面隐含“秋千”二字。
10、沈醉樽前长不归(生活用品)酒杯
李白被誉为诗仙,笔下诗作多与酒有关,人们总说他斗酒诗百篇,杜甫有诗《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以佐证,然而此谜面所言不一定就是李白,但与杜甫此诗倒也颇为吻合。
在此姑且不论是何方大侠沈醉樽前长不归,只管此谜之意境及扣合罢了,其谜面词气飞扬,格律工整,音节和谐,读为“仄仄平平仄仄平”;“沈醇樽前”扣出“氵酉木”,“长”字本读第二声,别解后需读成第三声,长字与归字均作为抱合词用,显得浑然天成。更添谜面与谜底相投,皆与酒有关,更是难得。斯有谜的趣味,更有诗的韵味。
二、化历史典故或小说情节
化典谜或可谓之“虚典”谜,是相对用实典而言,即谜面虽言某历史故典或某小说情节,但解谜时却不用涉及到具体典实,只在谜面作别解会意或增损离合就行。冬妮娅也不甚缺乏此手法,只是相对于化古典诗词方面而言,显得较为少一点,现亦试举几例:
1、子期终杳去,琴碎泪斑斑(歌手)李玲玉
谜面所化的典故即是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据《吕氏春秋》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谜面叙事有典可循,细致透彻,引人入胜。
斯谜法也显得不凡,好个“碎”字!将“琴”拆成“王王今”,“期”字在此可作抱合用,“泪斑斑”上文已出现过,扣出“丶丶”,可见谜之深遂、工巧,读后犹觉余音未了,萦绕于耳。
2、尾生犹存抱柱信 (谜人绰号)包子王
《庄子·盗跖》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传》更以“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誉之。于是后人遂用“尾生之信”、“尾生抱柱”等喻指人坚守信约,忠诚不渝。
入谜时,谜面与典故吻合,有典可循而不杜撰,拆合上虽算得上新颖,(即取“存抱柱”三字的尾部)只是谜面中的“信”字作为实词,在此却抛荒,显得略带微瑕。我想这则谜应该是作者即兴之作吧,算是了不起啊!
3、先帝纵横得天下 (三字新词)十六大
谜面中的先帝即指三国的刘备刘玄德,相对后主刘禅而被称之为“先帝”,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不是云“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沮”吗?说他纵横得天下,看过《三国演义》者皆知,刘备起初也只不过是寄人篱下,而后得人和,文有诸葛孔明、庞士元等,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以忠感人,得天下创基业于西蜀,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驰骋天下。
谜面行文流畅,扣合亦谓简明扼要,施离合兼会意,稍作思考便可迎刃而解。
4、远嫁万里泪痕长(称谓)女方家
谜面所写的正是《红楼梦》中的探春,写探春的判词曰:“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聪明才智的的宦家女孩子――探春,随着家族没落,命运也一样令人悲哀,年纪轻轻的就远嫁异乡,路远山遥,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怎能不落泪呢?谜中的“泪痕”象形“丶”,远字作离词,将“嫁”字隔开来,谜法上也通俗易懂,更让人寻思良久。
三、诗情画意,妙笔生花
观作者自撰的谜面,古典风格犹存,诗意浓浓,韵味隽永,其意境总能引人入胜而浮思遐想,每一句皆别有一番诗情画意,让人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苏轼赞王摩诘诗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然,予亦尝其赞冬妮娅谜谓“谜中有诗,诗中有谜”;谜作者文学功底深厚,精通诗词格律,谜面带有诗意美,纵然纯粹当成诗词句来欣赏也是精神上的享受,是美的熏陶。
作者自撰的谜面以七字居多,兼之两句联十字或两句联十四字,平仄基本上皆分明,大家都知道,这点是不易做到的;其遣词精雕细琢,工丽独特,风格柔婉,独树一格,意境朦胧隽永,主题广阔,举凡写景、送别、闺情、咏怀、田园、拾趣、思乡、赠友、恋情、哲理、边塞、怀古……
以下将分类分别列举几则,鉴于文章篇幅,便不逐一细析。
自撰谜面写景,是制谜者最常使用的,又是最乐意接受的,因不受特定典故所限制,可以随意自由发挥,就好像画画一样,但这并不是说将谜面写得漂亮流畅就得了,同时还要兼顾谜底的需要,当然偶尔得之谋其一二倒也不是大问题,但要像冬妮娅这样“大批量生产”,又谈何容易呢?真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下面四谜例,谜面呈现出来的简直就像一张张彩色画照,且平仄工稳,读之抑扬顿挫;谜法拆合也工巧脱俗。
露零滋液寒初坠 (Beyond歌名) 冷雨夜
林远苍苍芳草微 (王朔小说人物)
方枪枪
西崦野绿连江畔 (水果俗称)山里红
云霞鹭起暮天低 (灯谜术语) 露春
闺愁春怨是婉约词的主题,亦为制谜者所喜爱,仿词句撰面而带词句之风格。看以下四句谜面,分明就是写闺中少女那各种不同娇姿,但见或守空闺或凭栏杆,或卷珠帘或颦蛾眉;其谜法拆合也不落俗套,不拘一格,颇为新颖,如倾珠泻玉一般。
抹粉敷脂妆半面(数学名词)指数
人倚窗前长凝伫 (少笔字)一
半分瘦损心孤独 (网站)搜狐
女颊如桃瓣,瘦肌半隐香(运动员)姚明
送别离别自古以来是令人愁肠之事,古今多少骚人不惜笔墨倾情于此,谜作者冬妮娅也不例外,自撰谜面不乏送别的题材,况乃其谜手法十分灵活,绝不拖泥带水,让人耳目一新。
折柳一别言犹记 (红学名词)己卯本
红蓼渡头共离酌 (饮品)药酒
别后黯相望,山长水无涯(金庸小说地名)黑木崖
别意柳堤畔,酒阑终日眠(四字常言)童心未泯
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有不少写闲情逸致、山水田园、乡野拾趣,在此暂不作枚举,且看谜作者之谜面,也不乏一番情趣。有西湖采莲、渔翁垂钓、行人归晚,其乡村田园气息浓厚,这无忧无虑的生活怎不叫人向往呢?
西湖眠棹采莲早 (餐饮名词)湘菜
绿芷江头晚投钓 (中药名)没药
斜雁欲衔秋去,晚霞曾映人归(歌名)假行僧
毗临田舍疏泉伴,朝起持钓暮渔散(成语)混水摸鱼
《唐诗三百首》中有不少写边塞戍边的诗,较有名的当推王昌龄、岑参、李益了,边塞题材向来也屡被谜界中制谜者所喜欢,冬妮娅可算是姣姣者吧,数量虽不甚多,但“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她笔下描绘的意境也如此之雄浑,让人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行军图、厮杀图……直叫人汗颜。不信请看:
望断征鸿歌陌头(外古人)阿育王
仗剑开边曾建勋(唐诗目)赠别
北征壮行路,月染衣上霜(服饰)露背装
咏怀古诗杜甫犹为擅长,如七律《咏怀古迹五首》等等,制谜者偶尔也喜欢自撰怀古风格谜面,冬妮娅也不甘落后吧,有以下二则为例。
六朝一逝成千古 (十三笔字)辞
灭亡六国吞四方,称帝纵横十二载(谜格)玉带
笔者曾试过自撰七字谜面扣出四字谜底,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自感为涂鸦之作,不尽人意,知难而退。而在冬妮娅自撰谜面谜作中,长底(四字以上吧)拆字俯拾皆是,且皆不是随意应付之作,扣合不出刀痕斧迹,有神来之笔的气势。以下亦遂试举几则权当共赏吧。
半没蓬蒿感苍凉 (股票术语)逢高减仓
横空千里疏星淡 (成语)浴火重生
环水清幽恰画里 (成语)不合情理
青槐今怅初结子 (外影目)人鬼情未了
纵观以上诸谜,首先当赞其谜作者冬妮娅诗词及灯谜之功夫,再赞具匠心独运及慧眼灵感。其自撰谜面风格清新飘逸,读之析之如闻幽兰含芳,扑鼻沁脾;如听高山流水曲,余音萦耳,扣人心弦;犹品茉莉花茶,清香宜人;似酣陈年佳酿,五内翻腾也。
至此,笔者想:如果谜作者将零零碎碎的七言谜面串成整体的一首七言诗,或在制谜时有意识地将谜面撰成七绝,一句隐含一谜底,或一首隐含一谜面,那就真的是“诗谜合璧”了,这对于冬妮娅这大手笔来说,应该是小菜一蝶吧。
写于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