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拍卖公益资讯 >> “会师——从北平艺专、延安鲁艺到中央美院(1946—1953)”于CAFAM开幕
“会师——从北平艺专、延安鲁艺到中央美院(1946—1953)”于CAFAM开幕
来源:cafa.com.cn 时间: 2014/11/5 17:25:59
2014年11月4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会师——从北平艺专、延安鲁艺到中央美院(1946—1953)”正式开幕,展览由王璜生担任艺术总监,中央美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曹庆晖任展览策划,通过中央美院美术馆不同时期的作品收藏,梳理、勾勒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传承脉络。此次展览也是文化部“201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个极其重视藏品研究的专业美术馆,正如中央美院副院长苏新平在展览发布会上所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不仅仅只是展览的呈现,更要注重对收藏的梳理、研究,并以高水准的学术展览或出版呈现给大众。”学院美术馆以20世纪50至90年代的毕业生留校作品为基础,策划“青春万岁:新中国美术的青年时代”,思索新中国以来中央美院的教学面貌变迁。学院美术馆还以馆藏为依托,联合人文学院学术力量,推出“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油画)”,梳理北平艺专历史,并举办具有高度学术水准的研讨讲座活动,取得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
此次“会师”展览是又一次针对中央美院和20世纪中国美术演变发展的美术馆叙事,通过馆藏陈列和文献档案对北平艺专和华大三部合并组建中央美院的过程进行专门梳理,与之前“北平艺专”展览贯穿一体,实现一个完整的专题美术馆叙事。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强调此次展览不是一次单独的展览行为,而是之前展览的延伸与衔接。
为什么将展览呈现时间定为1946—1953年?策展人曹庆晖介绍到,中央美术学院虽然诞生于1918年,但并入中央美院的国立北平艺专是在1946年抗战胜利后重组重办的,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教学主张也是此时与北平艺专发生联系,因此1946年是一个关键时间点;1953年是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开始,在此背景下,中央美院经过1950—1953年“普及第一”的年连宣教学,于此时转向专业分科的“正规化”办学,也开始高等美术教育正规化建设和探索。曹庆晖还提到,1948年在正定成立的华北大学三部,其部分师资来自延安鲁艺,且从文艺“二为”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而言,华大三部与延安鲁艺同属“延安学派”,这也是展览标题定位延安鲁艺而非华大三部的原因。
此次展览展出馆藏作品四十余件,涵盖了北平艺专、延安鲁艺及中央美术学院建院初期的众多作品,不仅是中央美院美术馆的收藏精华,也不乏近代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如王式廓的《改造二流子》、邓澍的《和平签名》、宗其香的《嘉陵江上》、林岗的《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李桦的《天桥人物》等,还有吴作人、齐白石、叶浅予、董希文、王临乙等美院早期教学骨干的经典作品。另外本次展览还特别展览48幅建国初期印制的珍贵宣传画。步入展厅,“中央美术学院”六个大字格外醒目,展墙上展出1946年北平艺专重组时的珍贵照片,将观众带入那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王临乙是“五卅运动”的亲历者,此次展览中有其一件《人民英雄纪念碑草图》,王临乙在该作基础上完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卅运动》的创作,该草图也是首次公开展出。1949年,北平艺专与华大三部合并成立国立美术学院,毛主席亲自题写院名,毛主席院名题字也在此次展览中首次公开亮相。展览还十分注重文献资料的梳理,展览主办方特意搜寻了中央美院当年的桌椅,让观众坐在当年的书桌上阅读那些当年的故事。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4月25日。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大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