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址大全 资讯 新闻
会员中心 绘画 书法
活动 访谈 大师
楹联 灯谜 篆刻
书家 大家 风采
文艺 诗词 乐韵
视频 展览 网展
H
书架
曲艺 民俗 征稿 合作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纪事资讯 >> 是“尖叫”还是“呐喊” ?谁是始作俑者?
是“尖叫”还是“呐喊” ?谁是始作俑者?
来源:凤凰  时间: 2015/1/7 11:37:34


   《呐喊》描绘了一个面容近 似骷髅的人,双手捂住耳朵, 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 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 呐喊。


   1863年12月12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幼年丧母,姐姐被肺病夺去生命,妹妹患精神病。童年的不幸对其一生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其经典之作《尖叫》更多被译为《呐喊》,既有语言翻译的分歧,同时更是时代精神的“篡改”。


   曾有人评价蒙克的《尖叫》:与其所被赋予的无可比拟、难以衡量的精神象征相比,它的物质存在显得不相匹配。每个时代对同一件作品都会产生不同解读,加入时代独有的背景后,其精神解读也可能截然不同。这件作品在苏富比拍得创纪录高价后,评论者们开始热衷于强调它对于世界文化的意义,而它也因此被迫放大了自身的广泛意义。


   根据资料,蒙克给这件作品取名为“Skrik”(挪威语),并在草图上写下“这是精神病的作品”字样。“Skrik”的英译为The?Scream经过再译在词义上是“尖叫”。几乎有关蒙克作品的汉译介绍都在沿用“呐喊”,只有少数文本里采用的是“尖叫”,而“呐喊”的英译却是“to shout”。


   谁是“呐喊”的始作俑者呢?很难考证。1929年鲁迅翻译日本坂垣鹰穗的《近代美术史潮论》里就有蒙克与“呐喊”。无论是坂垣鹰穗的翻译还是鲁迅的再译,无论是否是最早的出处,在那个时代,人们需要的确实是鼓舞人心的“呐喊”,而非神经质的“尖叫”。比较一下两者间的差异,可以看到一种有意识形态的倾向评价。“尖叫”指突然发出尖锐刺耳的叫声,是被惊吓后的本能反映。“呐喊”的汉语本意指“大声地助威喊叫”,引申意则有“正义的呼喊”一意。如果是鲁迅的篡改,那么用意就很显而易见了。而其后的研究者们无视作品的原名继续使用“冒名”或许是认同这种理解,也或许只是因为那是鲁迅改的。“呐喊”比“尖叫”更具社会反抗的意义,继续引申下去就可以找到艺术的社会批判功能了。这样的解读法至今还是有人乐此不疲,似乎一件艺术品没有深刻的社会涵义就不是好作品。


   对于当时身处疾病与孤独中的蒙克来说,他幸运地抓住了他那个时代精神的表情和复杂的情绪。蒙克在谈及此画时说:“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像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尖叫》。”


   《尖叫》是蒙克“生命的饰带”系列之一,这个系列涉及了生命、爱情、恐惧、死亡和忧郁等主题,而这些交织复杂的“世纪末”情绪只能在“尖叫”的词义后面才能准确地读到,而“呐喊”则与蒙克无关。


   蒙克以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 石的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状, 造成—种游动与飘忽的动态,给人以不安感, 似乎是一场“恶梦”的再现。它象征着“世 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大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产品服务 诚聘英才
版权所有:大师网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4061578号-1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