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历时半年的海口骑楼老街博爱北、水巷口街景街廓整治工程与骑楼集散广场建设完工,60多个“老字号”恢复旧貌,也揭开了老海口的新篇章。
据海口市骑楼办副主任、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爱华介绍,海口修复骑楼老街综合整治项目于2010年8月开工,总投资5.5亿元。项目总体规划范围为,长堤路以南,龙华路以东,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的围合部分,地块总面积为121.3公顷。项目启动示范区范围包括,新华北路、长堤路、水巷口、博爱北路、解放东路围合区,占地面积约13.37公顷。
海口骑楼老街博爱北、水巷口街景街廓整治工程于2014年8月开工,工程包括博爱北路,水巷口南侧部分建筑,施工内容包括骑楼建筑立面修缮、“老字号”挖掘,沿街景观、街道设施完善等。
海口骑楼老街见证了海口从小城镇发展成为繁华都市的历史过程,骑楼街区里汇集了众多的“老字号”,这些商号的恢复工作对还原老街历史风貌有着重要意义。自2014年8月博爱北路“老字号”挖掘工作开始至今,已陆续挖掘出60多个“老字号”。“选办环球布疋杂货总行”、“聚合号”、“正兴选铺”、“德兴布厂”、“会文书局”等“老字号”重见天日。目前有关部门正对老字号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深入挖掘整理。
修缮后的海口骑楼老街
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的骑楼集散广场也在进行最后的装修,该广场商业面积16000平方米,分为餐饮区和酒店区,其中餐饮区包括休闲餐饮、文化美食和精品餐饮三个大类,将有众多本土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东南亚特色店铺入驻。
骑楼老街修缮方案设计团队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常青介绍,对中山路、博爱北路修缮分别代表了国际上在修缮实践当中的两个倾向,中山路模式的倾向“整旧如初”是对最初色彩的一种尝试,试图恢复到骑楼出现之初呈现的形态,而博爱北路的倾向“整旧如旧”是对骑楼上一次修缮后的形态,以此体现历史的变化,展现沧桑感。
据材料及修复专家,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主任戴仕炳教授介绍,博爱北路骑楼在历史上不是整齐划一的颜色,而是多彩的,每栋楼颜色都不一样,通过剥离的方法骑楼的原始面貌得到了恢复。中山路进行选择性剥离,在有依据的基础上尽可能修复,没有依据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骑楼修缮要有三个原则,修旧如故、减少干预、赋予其生命,修缮是为了把建筑的生命延续下去,使价值得到提升。”
海口修复骑楼老街综合整治项目启动示范区已列入国家2014年度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国家历史文化名街专家组高度赞扬了海口骑楼老街的保护开发工作,将其经验定义为“海口骑楼模式”,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保护同盟年会活动于今年在海口骑楼老街举办。
修缮前的海口中山路骑楼老街
为了符合历史,在修缮工程开始前,施工方在骑楼老街上“游荡”了7年,每张修复的老字号招牌后都有大量的考证。老照片、老招牌,只要是老东西,都有兴趣。
为了建筑群的完整性,针对不同街区的特点,设计人员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方案。博爱北路骑楼在历史上不是整齐划一的颜色,而是多彩的,每栋楼颜色都不一样,通过剥离的方法骑楼的原始面貌得到了恢复。中山路进行选择性剥离,在有依据的基础上尽可能修复,没有依据的尽可能少干预, 保留历史记录。
至于保护修缮工作如何延续今天的生活,整个设计团队都犯了难。巴洛克式的门脸好修复,内里的琼北民居改造难。将近一个世纪过去,“好多空间性的包袱已经形成了。”常青说。原来一进一进的院落、天井,几乎全部被盖成了房,变成了“竹筒房”。有的一层空间被加盖了阁楼,生生变成储藏室。老房子权属复杂,结构复杂,内部修缮的任务,似乎比外部改造更艰巨。
外部修缮的同时,对权属清晰简单的老房子,内部实验性的修缮正在展开。中山路35号,已经被改造成海口南洋骑楼老街文化展示馆。部分老墙被保留,不必要的隔断被打通,已经盖上屋顶的天井用玻璃恢复原有的通透。线路进行了统一改造,内在格局更加合理,房屋的功能更符合现代生活、办公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