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虽比前两天有些凉意,但人们逛庙会的兴致丝毫不减,无论是地坛庙会还是龙潭庙会依然是熙熙攘攘。就连丰台新春室内庙会也热闹非凡,首次推出的"胡同里的北京味道"门牌展,在热闹中更添几分怀旧。2000多块大大小小的老北京胡同的门牌,错落在青砖灰瓦间,让人流连忘返。庙会上的北京味儿越发浓厚了。
阿龙身着一身长袍马褂,搭配的是布靴和瓜皮帽。阿龙向前来参观的市民讲家世,在胡同里长大的阿龙,打小就喜欢收藏市井老物件。90年代起,胡同门牌号进入了这"另类淘主"的眼界。"那时候,老北京城的胡同开始大规模拆迁,看着一条条消失的胡同一个个消失的地名,我觉得要做些什么才成。"阿龙回忆说,东直门外的二道沟胡同是他收藏的第一批胡同门牌。
阿龙,大名宋振忠,今年51岁,他家祖祖辈辈在雍和宫旁住了300年。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跟着母亲走进了收藏天地,藏品主要是老北京市井生活的老物件。而门牌,是他自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收藏的。
“那时候老北京城的胡同开始大规模拆迁,看着一条条消失的胡同一个个消失的地名,我觉得要做些什么才成”,阿龙回忆说,他收藏的第一批门牌是东直门外的二道沟胡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哪里有拆迁他就奔哪里,到现在收藏的门牌已经有2000来个了。
“我收藏的都是那些消失的门牌,我想以这种方式证明它们曾经的存在”,阿龙告诉记者,游乐会现场那个“三道栅栏胡同21号院1-3”的门牌,就在全国政协礼堂对面,如今已经消失了。“一个个门牌就是胡同的记忆,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他回忆的时光。”
“爷爷,这个门牌咋是一区一排呢?”一位小姑娘指着展区墙上的一块蓝牌子问。阿龙如数家珍,"这是解放前后的房子,都是公家建的,这些牌子比我的年纪都大呢。""为什么有圆拱形的门牌呢?"阿龙耐心解释这些"形状怪异"牌子的出身,它们来自邮局的邮筒,或是电线杆子,"'板厂路'这两块的颜色和字体都还不同呢!"
阿龙热情地迎着小姑娘坐在一张四方桌前,教在座的小孩子老茶馆的礼节,"这壶嘴儿可不能对着人,那样是不太礼貌的。茶喝完了,就把盖儿立在边儿上,店小二就知道该上来添茶了。"
站在一侧的阿龙拿起了茶桌上的棉套,这是一个黑底红花带小鱼装饰的老物件,"大伙儿知道这个叫什么吗?"围观的市民都摇头。阿龙介绍这物件是罩在茶壶上保温的,名叫"福到","壶罩,后来谐音福到,也是图个吉祥。"
除了收藏之外,阿龙还到处学习老北京的语言和叫卖,在昨天参观胡同门牌展览时,他还要给市民们喊上两嗓子,还吆喝:"买梳头油、买网子、买雪花膏、买(黏棒活)。"他说这也是对老北京文化的一种传承。 "门牌是看的,吆喝是听的,这样咱老北京的胡同文化才活起来。"
收藏门牌20多年,阿龙已经摸出了门道,找拆迁公司、到胡同里踅摸、上街道社区、到古玩市场,还有就是和收破烂的人建立起热线联系。如今阿龙收门牌在圈子里已经很是闻名,不少人辗转找到他,“都不是为了赚钱,就是想一起留个念想。”让阿龙记忆犹新的是“正黄旗”门牌的收藏。
“当时我接到一个人的电话,是个70多岁的老爷子,家在颐和园那边的正黄旗,说是有4块‘正黄旗’的门牌,拆迁了,老人舍不得扔,辗转找到我想把门牌卖给我。”阿龙说,祖上是满族镶黄旗的他对这类老物件有着难以名状的执着,接了电话,骑上电动车,他从雍和宫就奔了颐和园。
“好不容易找到了老人,一开始老人说200元一个卖给我,可是老人的妻子儿子不想卖,觉得应该自己留下。”阿龙没有气馁,尽管往返一趟得40公里,阿龙愣是骑着电动自行车往返了5趟,给老人买豆汁、买水果,陪老人聊天,最终他的藏品里增加了这几块难得的“正黄旗”。
阿龙这30多年来收藏了26多万件老物件,光中国的老爷车就有20多辆,还有清代的骡车、马车、冰车、战车等,如今这些老物件大多沉寂在河北等地的库房里,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了收藏这些,家里穷得叮当响!”而他依旧骑着他那辆电动自行车在北京的胡同里转悠。
今年阿龙在4个庙会设了摊儿,除了在丰台文化馆游乐会,还在地坛庙会上设了个“北京胡同声音”展,在雕塑公园设了个“估衣铺”,在八大处庙会是“叫卖非遗展”……如今阿龙在不遗余力地宣传着老北京的那些记忆。“我们都是在吃老祖宗的饭,民族文化是人类的灵魂,老北京的根儿在这儿,我们得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口饭。”
今年春节,阿龙在四个庙会设了摊儿,除了在丰台文化馆游乐会,还在地坛庙会上设了个"北京胡同声音"展,在雕塑公园设了个"估衣铺",在八大处庙会是"叫卖非遗展"。这30多年来,阿龙一共收藏了26万件老物件,也为宝贝们建起了博物馆,"留着这些,就是留住老北京的根儿和魂儿,哪怕倾家荡产,我觉得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