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红遍》
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令人激动。此刻,我想起了国画大师李可染的一幅代表作《万山红遍》。这是一幅杰作,是红色的经典,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并峙的高峰。
李可染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代表性画家,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9年12月5日逝于北京。其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回乡作小学教师,并任教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1929年,考入西湖艺术院研究班,学习油画并得到林风眠的赏识与指导。1932年作品《锺馗》入选该年度全国美术展览。1946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拜齐白石为师,相随10年。同时,深得黄宾虹积墨法之妙。可谓少时了了的艺术家,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艺术上的不断前进。他的艺术生涯很长,人书俱老,一生之中,不断地涌现出了多个艺术的高峰,可见其艺术力量之强劲与持久。
其画以山水见长,尤善画牛。其笔下之牛,堪称一绝。据说,为了画好牛,他曾搬去与牛同住,悉心观察、揣摩,全牛在胸,故下笔有神,终达妙境。其山水创作,出于传统,又能破除传统山水画的陈陈相因,不断与时俱进,给作品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感受和时代特色,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貌。在笔墨、造意与境界的处理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一辈子坚持为祖国山河立传,踏遍青山搜草稿,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越到老年,笔墨越纯熟,挥写自如,意趣醇厚,形式更趋于风格化。晚年,这位艺术大师又迎来了他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此时他的山水画,充分融铸了幽与秀的风格,又巧妙地将光引入画面,极妙地表现了山林晨昏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离、流光荡漾的艺术特色。
尤其引人瞩目的,当然还是他创作的红色经典。在当代中国诗坛上,毛泽东的诗词作品以气势磅礴的意境独领风骚。古人说过,“诗言志”,毛泽东的诗词是真正的言志之作,以一代伟人博大的胸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抒发革命的豪情壮志,与高尚情怀。其瑰奇的语言,豪迈的格调,高超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力,是那么强烈地打动了画家们,让画家们激动不已并产生了灵感与创作的欲望。成熟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山水画家几乎没有不画毛泽东诗意画的,如傅抱石、李可染、朱屺瞻、钱松岩、陆俨少、何海霞、关山月等,特别是傅抱石、李可染,他们一生画了不少毛主席诗意画的单幅作品与册页,有的内容和主题,还不避重复,反复创作。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李可染一直到晚年,仍然满怀激情地不断投入到红色经典创作中。他曾经说过,在毛主席那些写景抒情、壮怀激越的诗词里,有许多动人的山水画。这样的思想支持了他的创作,此是其一;其二呢,却是因为他对中国共产党,对伟大中国的强烈的爱。有什么比眼看着古老祖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焕发青春,走向繁荣富强,更令画家激动的呢?李可染以他的万山红遍、气势磅礴的红色经典,以独特的山水语言的表现,充分抒发了自己炽热的情怀。《万山红遍》、《井冈山》、《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层林尽染》,一幅幅红色题材的鸿篇巨制,使他的革命豪情,以及艺术才情,都得以淋漓尽致展现,在艺术上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我们且赏析他的《万山红遍》,此作标志了李可染在运用笔墨表现毛泽东诗意方面已经完全成熟,而且也以此确立了他的山水画风格。创作中,他将浓郁的诗意蕴涵到山水之中。他这幅画画了好多幅,反复的画,可以见出他态度的非常认真、严肃。他有一个图章叫废纸三千,以此可见他创作的谨严。从多幅的《万山红遍》中, 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不满意,与不断的修正、自我完善,以及创作上的精益求精。在近现代国画大师中,如此反复的创作,当是绝无仅有的。这幅画,对于中国画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创意,就是他巧妙地运用了西画中所含的黑来托出了红色,因而红得非常厚重,也非常鲜明,达到了他想要表现的艺术境界。
李可染以扎实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一致的典范,他的红色经典将会在艺术史册上永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