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的原意是指无文字的竖石,后来,凡刻有文字的石头皆可称碑,这大约是汉以后的事。而今,除刻帖之外,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包括碣、墓志、塔铭、刻经、造像、摩崖、石阙、题名、桥柱、画像题字等皆称碑,当然,原来狭义所指的碑(词庙之碑、家墓之碑等)及刻石也包括在其中。对各类拓片,鉴定与辨伪十分重要。
鉴定碑帖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将碑帖拿到手后,首先大略观看一遍。先识名目,然后看装潢,观墨色,审视有无名人题签、题跋、收藏印记。再察考据,看拓本是否涂墨,有否拼补描填痕迹。从而得出初观结论,或真或伪,或旧或新,或精或粗。或是常见之帖,或是稀有名碑。若属稀有名碑、旧拓精品,则必须详加考核,仔细鉴定题签、题跋、收藏印鉴的真伪以及装潢年代等,方可定论。下面从两个主要方面介绍一些鉴定知识:
从纸张、墨色等外部直观条件进行鉴定。宋代的纸张,用放大镜观察可以见到较长的麻纤维。宋拓本常用帘纹纸,帘纹的宽度并无统一规格。明、清时的拓本纸张,麻纤维较短,含棉或竹类植物的成分较多。
传世的拓本历经数年会发黄、变脆,现在所见明代拓本已有不少裱边纸张变黄,这种纸极脆,稍不留心就会损坏。今日常见将纸染色或熏黄处理以充旧拓者,其色与历经时间磨砺的旧黄不同,极不自然。
鉴定碑帖,需要细致地观察,多看碑帖拓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墨色是最基本的鉴定条件。早拓本多数已失去墨的光泽。一般保存的时间越久,拓本墨的光亮度就越差。但是,这与拓本保存的好坏、开卷次数多寡有极大关如何鉴定碑帖系。经常翻动的拓本,墨的光泽失去得越快,反之则较慢。同时,墨色的光亮与否与其所含成份有相当大的关系。如清代宫廷御制《三希堂法帖》,由于使用了御制墨而乌黑光亮,开卷能映人影,一般拓本不可与之相比(图一)。如果保存条件良好,墨光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有较明显的变化。
宋代拓本通常墨色较深,但历时年久,多经重裱,墨色已无光且褪色。明代拓本,多数采用松烟墨拓制,墨色深浓,含胶成分较少,部分采用擦拓方法的拓本,掉色严重;少数色深且有光泽者,拓制精良。
通过考据、避讳等进行鉴定。考据是鉴定碑帖拓本中最重要的一点。同一种刻石或帖版的早拓本保存字多且完好,晚拓则相反。早拓比晚拓多存或完好的字,称作“考据”。通过考据的比较,来鉴别拓本早晚是行之有效而且较为准确的方法。另外,在拓本上常见白色斑迹,这种星星点点或是一块块的白色痕迹,称为“石花”。石花就是刻版长期经受雨水和风沙的侵袭,风化产生的缺损;或是在某一时间,人为破坏产生于刻版的硬伤,经拓制后表现出的印迹。由于石花产生的早晚不同,各个时期的拓本也会有区别。因此准确地说,这些反映在拓本上的石花、缺损等痕迹,也是考据的一部分。
近几年来,关注碑帖收藏的人越来越多,造假也开始屡见不鲜。无论收藏哪个门类,藏家都必须懂造假,这样才能保证遇到假货后一眼将其识破,避免被人骗。
关于碑帖的造假方式,连毅根据自己多年的收藏经验总结出了四种。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四种制作碑帖的方式历代都在使用,原本是为了将这项文化传承下来,不能和作假一概而论,只是如今被利欲熏心之徒当做了牟取暴利的工具。
一、墙泥本。这种方式是将原拓本拓在墙上,然后刻出来再用宣纸拓写,这样生产出的碑帖并非从原碑上拓下,而是从墙上拓下来的。拓好后,作假者再将纸张做旧并按旧拓本出售。辨别方法:真正的老碑由于年代久远,在经历风吹雨打后被风化、腐蚀,碑身上会出现一片一片剥落的石花,这些石花高低不平,分布并无规律。而大部分墙泥本完成后为了制造出石头风化后高低不平的效果,通常将石灰撒在墙上伪造风化点。如果碑帖的风化点十分均匀,那藏家可要多留个心眼儿,没准这件东西是假的。
真的石花向内凹,碑帖上会出现白色的痕迹,也就是俗称的阴文。而撒出来的风化点往外突出,反映在碑帖上是黑点,也就是阳文,这个方式可以有效地分辨原拓和仿拓。另外,老碑经过常年的风化,有时会出现裂痕,这种裂痕在原拓本上十分自然,而仿制品上的裂痕则有明显的修饰痕迹。
二、木刻本。这种用木头雕刻原拓本的方式一般以对联居多。辨别方法:木刻本的纸特别薄,凹口棱角很尖,看上去特别楞。
三、原石刻本。若原碑已毁,再找一块大小差不多的石头,将原拓本重新刻在石头上。辨别方法:这种方法刻出的文字很容易因为技术不娴熟出现误差,笔画的粗细与原拓本有出入。
四、翻刻本。先在原碑上糊满石膏,将石膏取下后,在石膏表面再糊另一层石膏,第二层石膏取下即成翻刻本。由于原拓本应为阴文,所以需要将第一次变成阳文的石膏再翻刻一次。辨别方法:经过来回几次套模、翻刻,点、撇、钩、尖等笔画均比原版清瘦,石花的大小多少有些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