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的极品,具备最佳光泽和质地,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有玉雕大师曾说,羊脂玉如产自中原则有可能称为猪脂玉。然而,羊脂玉之感觉决非似猪脂,只有羊脂之感觉最近乎羊脂玉。羊脂玉之名虽不甚文雅,因其极其形象,并具深层文化,故仍为历代玩家所沿用。
羊脂玉透闪石含量98%以上,透闪石含量越高则越白。籽料也有特别大的,但是大籽料出不了羊脂玉。所谓籽玉越大越值钱,乃是误导,真正值钱的应在两千克以下,因两千克以下的籽料才有出羊脂玉的可能。
所谓“籽玉”是从昆仑山下玉河中捞取的。这种“籽玉”细密、温润、光泽如脂肪。有的“籽玉”肌里内含“饭渗”,呈欲化未化的白饭状,这是水产白玉的肌理特征之一;还有的因长期浸泡在水沙中带有各色的皮子。此种“籽玉”优于山料,极为珍罕。山料,纯白如脂肪者少。在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料,均为采集籽料。到清代始采取山料。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但存世极罕,是玉中极品,价格非常珍贵。白玉不但象征纯洁、高尚、温润,而且象征吉祥、安谧。
古人所谓:“温润,仁也!”在古代,帝后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事实已经证实,西汉皇帝有的玉玺是专用汉代水产羊脂白籽玉料。如已被国家定为“国宝”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籽玉料雕琢而成的。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考古事实已经证实,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是专用白玉玉料。很多各地博物馆的馆藏的珍品中,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历代文物奉为“国宝”,例如出土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籽玉琢成。
羊脂玉鉴别
羊脂玉的鉴别要点必须满足五个方面,即质地纯、结构细、水头足、颜色羊脂白、油性重。
一、质地纯——羊脂玉中透闪石矿物含量达到99%。羊脂玉存在于围岩蚀变最完美的地段。当花岗闪长岩体与白云岩接触产生一系列接触变质岩系,白云岩变为白云石大理岩,岩浆晚期热液沿白云石大理岩构造裂隙通道,发生交代作用形成透闪石岩。围岩蚀变形成了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岩三种岩相,羊脂玉就赋存于透闪石岩岩相中。
二、结构细——羊脂玉中透闪石呈显微纤状变晶结晶及成集合体,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下可对透闪石结晶粒度进行测定,羊脂玉中透闪石纤维状长度(纵向)0.033-0.01mm,宽度(横向)0.0006-0.001mm,这些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互相交织在一起,组成绒毛状结构、毡状结构、交织结构。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集合体,在正交偏光下的特点就是在相同角度内,不显示均一的消光现象。
三、水头足——水头、灵地都是玉石透明度的称谓,在透闪石玉中常从厚度2mm为标准,白玉在这准则中呈现半透明—不透明,羊脂玉的水头足说明呈现半透明状。
四、颜色为羊脂白——羊脂白不是纯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黄色,质地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浅灰色调。
五、油性重——羊脂玉在人们手掌中不断的触摸过程中,自而然之,在玉石表面产生一种"油性"感,在一些和田细白玉中也有此现象,当羊脂玉坠于水中,提起玉体,可滴水不粘,因此油性重的羊脂玉绵性也特好,所谓绵性,也就是韧性。
羊脂玉和普通的白玉对比起来,最简单的区别方式是在白的的日光灯下观看。羊脂白对着日光灯,所呈现的是纯白半透明状,而且带有粉粉的雾感。而一般的白玉,对着日光灯下必定带有深浅不一的微黄色,因此在日光下若有一丝丝的微黄色,就不能称为羊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