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是一种精致的微型文学作品,篇幅虽小,但有不少讲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灯谜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
一、灯谜的基本结构
一则完整的灯谜作品,通常由谜面、谜目和谜底组成。谜面、谜目和谜底被称为灯谜三要素。
(一)谜面
谜面是已知条件,作为寻求谜底的依据。谜面一般是文字,字数不限。但是,有一类特殊的灯谜叫花色谜,它的谜面不是文字,而是以图案、符号、音像、动作或实物作为谜面,这类灯谜数量较少。
(二)谜目
谜目限定了谜底的范围,指示了猜射的方向。完整的谜目应该带有数量词,如“字一”“唐诗一句”“中药名二”或“猜一字”“打一句唐诗”“打两个中药名”等。在书写或刊登灯谜时,谜目中的数词“一”可以省略,但如果是“二”以上的数词就不能省略。
(三)谜底
根据谜面和谜目而设定的答案,就是谜底。大部分灯谜只有一个谜底,如果谜目注明“二”“三”“四”等就会有多个谜底。谜底中的字绝对不能与谜面上的字相同。
因创作的需要,有一些灯谜使用了谜格。书写或刊登时,谜目与谜格之间一般用间隔号或逗号隔开。谜例如下:
相见不相识(哲学名词一?卷帘格)人生观
这则灯谜之所以标注卷帘格,是因为谜底“人生观”必须倒过来读作“观生人”,并理解为“看到陌生人”,才能扣合谜面“相见不相识”。
二、灯谜的别解
别解是对字词进行曲解。也就是说,谜面或谜底的某些文字,不能按照通常语义去理解,而是要利用汉语文字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的特点进行曲解。通过别解,谜面和谜底的一些字词不按原意解释而引出了歧义,所以猜出谜底后能让人感到“出意料之外,入情理之中”,从而产生无穷趣味。
别解是灯谜的本质属性,所有灯谜都要有别解。灯谜中的别解,有的是谜面别解,有的是谜底别解,有的是谜面、谜底都别解。谜例如下:
1.恐龙(字一)惶
这是谜面别解。“恐龙”本指一种动物,在这里别解为“怕王”(我国封建时代以龙作为帝王的象征),“怕”与“王”组合起来就是“惶”。
2.伟大祖国(硬笔书法家一)庞中华
这是谜底别解。“庞”本指姓氏,在此别解为“大”。这样,谜底的意思就变成“庞大的中华”,正好照应谜面“伟大祖国”。
3.十分锋利(数学名词一)锐角
这是谜面、谜底都别解。“十分”别解为“十分钱”(即一角钱)。“角”本指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在此转指货币单位。“锋利”意即“锐利。”
有些灯谜利用汉字中的同形异音字,通过别读形成别解。例如:
4.走万里路(银行职务一)行长
“走万里路”是说行走的路很长,所以谜底是“行长”。谜底中的“行”本指银行,读音是“háng”,别读为“xíng”后,意思变成“行走”;“长”本指首领,读音是“zhǎng”,别读为“cháng”后,意思变成“遥远”。
三、灯谜的顿读
灯谜中的顿读,是指谜面或谜底的词语不按正常的音节进行断句,原来停顿的地方不停顿,原来不停顿的地方却停顿,使谜面或谜底产生歧义,形成别解。并不是所有的灯谜都要进行顿读,只有部分灯谜需要重新断句来形成别解的时候才进行顿读。顿读有谜面顿读和谜底顿读两种情形,比较常见的是谜底顿读。谜例如下:
1.引进人才变化大(字一)一
这是谜面顿读。谜面本读作“引进人才/变化大”,在此顿读为“引进人/才变化大”这样,谜面就可以别解为“引来‘人’字才变为‘大’字”,由此推断出谜底是“一”。
2.战战兢兢来溜冰 (公共场所警示语一) 小心地滑
这是谜底顿读。谜底本读作“小心/地滑”,在此顿读为“小心地/滑”。“战战兢兢来溜冰”就是小心地滑行。
四、灯谜与谜语的区别
谜语古称“隐语”“廋(sōu)词”,它萌芽于远古时代。灯谜是在谜语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并逐渐从谜语中独立出来。灯谜有“文虎”“灯虎”“春灯”等别称,所以猜灯谜又叫“打虎”“射虎”“商灯”等。
一般认为,谜语包括事物谜和文义谜。在今天,人们所说的谜语通常指事物谜,即民间谜语;而人们所说的灯谜,通常专指文义谜。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事物谜与文义谜的区别,我们来看以下谜例:
1.麻房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农作物一)花生
这是一则事物谜,即民间谜语。谜面以歌谣的形式,用拟人手法描述了花生这种果实的形状特征,让人们通过形象化的描述去寻找谜底。
2.不识牡丹是何物(农作物一)花生
这是一则文义谜,即灯谜。“不识牡丹是何物”是说对牡丹花感到陌生,所以谜底是“花生”。这则灯谜的谜面没有涉及花生这种果实的任何形状特征,“花生”这个词在谜中只是一个纯粹的名词,词义也别解为“对花感到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