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池中皆不见。
这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首奇诗。大凡诗歌,总追求含蓄之美而忌浅白直露,故诗歌中多义婉意隐之作,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谜语式诗歌存世的缘由。这首诗的奇妙之处在于:如果仅看前面三句,只是感到数量的递增,却不知其说的是什么,等看到“飞入池中皆不见”这一句,才让人明白是在写雪花。此诗虽是咏雪之作,但通篇未着一“雪”字,而是运用类似电影“蒙太奇”那样的手法,将雪花飘扬的景象形象地描绘出来,让欣赏者自己通过这种描绘去领悟其中所寓含的雪花这一物象。
欣赏此诗,会让我们联想到诗坛上很有名的一个典故:谢安与子侄辈赏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儿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侄女谢道蕴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对后一个比喻十分赞赏。
此诗与谢朗对雪花的比喻一样,都是大白话,但显然比后者更为含蓄和形象;比起谢道蕴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来,风致稍逊,但多了几分奇崛、俏皮的意味。
许多寓意隐晦的诗歌,可以借助谜语的欣赏方法来解读,上面这首诗便是明证。如果将此四句诗当作谜面,猜一种自然物,那么谜底无疑就是“雪花”了。对这种诗的解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谜面去探究谜底的思维过程。因此,若不具备起码的一点猜谜的思维,就很难弄清楚该诗究竟在说什么。
在中国数以万计的诗歌中,这首诗也许算不上好诗,顶多只能算是一首奇诗。但它却颇具谜语的意趣,因而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诗歌与谜语结缘,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原作者创作诗歌时,有意将语言弄得曲折委婉,在诗歌本身内容中隐含了某种事物,如上面这首诗;二是灯谜制作者借用他人诗作中的句子作为灯谜的谜面或谜底。后一种情形最多,是诗与谜结合的主要形式。
二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 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这首诗的标题也作《闺意献张水部》。张水部即张籍,唐代名诗人,时任水部(工部四司之一)员外郎,名望颇为时人所重。
这首诗是当时士子朱庆余上京赴考之前投寄给张籍的。诗中有两层意思,这是十分明显的。表层意思是说一位新嫁娘,拂晓要去厅堂拜见公婆,为求得公婆好感,十分精心地做了一番梳妆打扮,但又心存顾虑,怕公婆对她的妆扮不满意,故向丈夫询问她用黛修饰后的眉颜色深浅是否够时髦。另一层意思,也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则是:大考将至,是驴是马就要拉出来溜溜了,作为士子的我虽然历经寒窗苦读,做了精心的准备,但对能否得到朝廷高官的赏识而最终金榜题名,仍心存惶恐与疑虑,为此特向张大人征询意见。从其措词来看,似是试探张籍对他的看法,真实动机则在于企求张籍帮他引荐,实现其金榜题名的愿望。其实,这种做法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应考者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寄给朝廷高官,通过他们向主事者说项,求得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这也算是一种“走后门”现象吧。
张籍读了该诗后,也以诗作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诗中以“越女”喻朱庆余,用“一曲菱歌敌万金”来评价朱庆余的诗。朱庆余最终得中进士是否因张籍的引荐不得而知,但从此,他的诗名便为时人所知。
刘勰《文心雕龙?隐谐》:“(言隐)者,隐也;遁辞(遁辞:不直说)以隐意,谲譬(谲譬:曲折的比喻)以指事也……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可见,谜语是由隐语演变而成的。换言之,谜语的前身就是隐语。朱庆余的这首诗,可以视同隐语,谓之“诗谜”决不为过。
三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 张籍《节妇吟》
这首诗假如就字面来解读,其大意是说,你明知我已有丈夫,还送给我两颗明珠。我感谢你的深情厚意,所以把明珠系在我的红色短袄上。我住在高楼与内苑相连的家里,而我的丈夫在明光宫里担任侍卫。我知道你的用意如同日月般光明正大,而我也已誓愿与丈夫生死厮守。当我决定把两颗明珠还给你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只恨当初未嫁人时,为什么没有遇到你呢?!
如果仅作如上解读,恐怕很多人会以为这不过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的言情诗而已,但若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内中其实另有深意。何以见得?因为这首诗有个副标题是《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这就为我们辨明其言外之意提供了明白无误的线索。
其实,这是一首寓含政治意义的诗。原来,张籍在朝廷当一个叫太常寺太祝的小官的时候,当时正炙手可热的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他头上还顶着“检校司空”的头衔),特意邀请张籍去做他的幕僚,但张籍反对藩镇割据,不愿去攀附李师道,可是又不便直言拒绝,所以就写了这一首意在言外的诗呈给李师道,委婉地予以推辞。“感君缠绵意”,表示对对方充满感激;“知君用心如日月”,显示对对方的尊重;“事夫誓拟同生死”,表明自己的节操;“恨不相逢未嫁时”,道出遗憾之情。聪明的张籍用这种方式婉言谢绝李师道之聘,既不失节,又不得罪人,当真是巧妙之极。
此诗言在此而意在彼,义婉意隐,与作为灯谜前身的的隐语如出一辙,可谓诗中有谜,亦诗亦谜。事实上,从灯谜发展历史看,灯谜正是由这类遁辞隐意的文字(或口头语言)演变而成的。这就给了我们启示:对于某些含蓄委婉的古诗,有时可以借鉴灯谜的赏识方法来解读。
不过,由于这首诗写男女情事十分生动传神,所以一般人通常不会去理会诗中的寓意,宁愿把它当作一首言情诗来欣赏,特别是“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句诗至今仍经常被人们引用。
四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 高蟾《上高侍郎》
这是高瞻应进士试未中时写给时任侍郎的高骈的一首诗,十分委婉地反映了落第士子那种自视满腹经纶,恨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而感叹时世的典型心境。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那些中进士者,能承天子恩泽,得朝廷高官栽培,眼下正春风得意,其仕途必将显达。而我等落榜者,则似秋江中寂寞的芙蓉花,未能得到春风眷顾,含苞而没能开放,但我不会埋怨春风。诗中末句是说,我未得到天子或朝廷高官的青眼,以致没能挤身仕途、青云直上,对此我不会有半点怨气。
落第的高蟾果真没有半点怨气吗?非也。其实从整首诗所笼罩着的情绪来看,作者的愤懑之情已经溢于言表,只不过胸中的这种愤慨与怨气,在高骈面前不敢直言表露而已。当然,与高蟾同宗的这位侍郎大人,自然能够从诗中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情绪。
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谜也者,回互其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高蟾的这首诗,可谓极尽委曲婉转之能事,这与“回互其辞”的谜语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的谜趣非常值得我们玩味。
五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 黄巢《菊花诗(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 黄巢《菊花诗(二)》
大家都知道唐末有个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叫黄巢,但有些读者或许不知道,这个黄巢还是个颇具才情的诗人。这两首流传下来的《菊花诗》,就是黄巢的代表性诗作。
第一首诗,表面上是为“飒飒西风”里“蕊寒香冷”的菊花抱不平,实际上是在为被贫困百姓抱不平。而作者希望有朝一日成为青帝(掌管春天的神),以便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开放,变秋天为春天的浪漫主义诗情,则抒发了他决心变革现实的伟大抱负。第二首,说待到九月登高、赏菊佳节(重阳)的前夕,要叫满城都是怒放溢香的菊花,意即总有一天要带领起义队伍来占领长安,洋溢着作者的干云豪气和对农民革命必胜的信念。
黄巢的这两首借菊咏志的诗,具有浓郁的谜语意趣。但如果站在当时统治者的立场上看,这分明是非常露骨的反诗。
六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古绝句四首》之一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我们熟知的《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此书),录有《古绝句四首》,此为其中第一首绝句。这是一首讲述古代“留守女士”思念远出未归的丈夫的爱情诗,作者姓名不祥。这首诗采用古乐府诗的形式,语言质朴无华,饱含感情而又毫不矫揉造作,与某些无病呻吟的文人诗风格迥然不同。
诗中的“藁砧”是古时切东西用的砧板,因砧板与“鈇”(铡刀)分不开,而“鈇”与“夫”谐音,故“藁砧”暗喻丈夫。“山上复有山”分明是一个“出”字。古时大刀头(大刀的手柄)装有一个圆环,“环”与“还”同音,因而“大刀头”隐含归还之意。“何当大刀头”的意思是说,丈夫什么时候能归来。古人常以镜喻月,镜圆为月满,故诗中的“破镜”寓意“月半”。整首诗所寓含的意思抑或说谜底应该是“夫出还月半”,直白地说就是:丈夫离家远出,要等到月半时才能归还。
这首诗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五言诗谜。诗中虽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就谜理而言,已是糅合了借代、别解、谐音、离合、象形等多种成谜手法。在谜法较为单一的离合体谜风行的两汉、魏晋时期,这则诗谜,可以说是十分难得的了,堪称古代谜语中的精品。难怪乎此诗问世后,藁砧还成了丈夫的代名词,如李白的“藁砧一别如箭弦”、宋代人唐庚的“妻寒望藁砧”、元代人黄节的“抛心托藁砧”等诗句,皆以“藁砧”指代丈夫,可见此诗对后世影响之大。
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汉书》时,在《艺文志》中将隐语(灯谜的前身)归入诗赋之列,说明两汉时期诗是谜语的重要载体。而魏晋时期,借诗拟谜更是成了一种时尚,南朝宋孝武帝刘俊、梁武帝萧绎、著名文人潘岳、谢灵运、谢惠连等,都有诗谜传世。上面这则诗谜,则让我们管窥到当时不仅仅是在宫廷、文人圈子内玩谜,在市井、乡村中也不乏玩谜之人。
七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宋 苏东坡《花影》
这是《千家诗》所收的苏东坡的一首题为《花影》的七绝,想必已为许多人所熟悉。据笔者所知,历代注家在注解这首诗时,对于“花影”的寓意,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曰“花影”系借喻宋神宗时期推行新法并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二曰“花影”隐指新党所推行的新法。对于这两种注解,笔者均不敢苟同,理由如下:
其一,那些认为“花影”是借喻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的注家,难以解释“太阳”与“明月”所隐含的意思,只能笼统地把这两个本应有具体指代的词一古脑儿地解释为皇帝。如此解释显然语焉不详,难教人信服。因为如果指代皇帝,那么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两位皇帝。而实际上,在王安石等人得势、失势、再得势的这个过程中,在位的一直是宋神宗,到宋神宗死后,王安石再也没有机会拜相,新党也已经一蹶不振了。
其二,那些认为“花影”隐指新法的注家,他们把“太阳”与“明月”分别解释为新党与旧党,使它们各有所指,这较能让人接受。然而,如果“花影”
暗指新法,则首句“重重叠叠上瑶台”就有点让人费解了。盖因王安石的变法乃是自上而下推行的,这与首句所体现的自下而上的意思难以吻合。
笔者认为,“新党”也罢,“新法”也罢,倒不如将“花影”直接用以指王安石来得简单便捷些。这样,就可以对这首诗作如是解读:王安石从一介书生到中进士,再由淮南判官到鄞县知县,最后才担任参知政事,成为宰相,可谓“重重叠叠上瑶台”。王安石拜相后推行新政,与苏东坡政见不合,苏东坡等呼吁、发动旧党势力抵制新政,必欲将王安石除之而后快,遂有“几度呼童扫不开”之说。由于旧党势力(文中“太阳”所指代)的强烈反对,宋神宗不得已罢了王安石的宰相,但不久,在新党势力(文中“明月”所指代)的努力下,宋神宗又起用王安石为相,此即所谓“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这样的解读,也许失之于直白,但在逻辑上似乎更能经得起推敲。
八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 于谦《石灰吟》
很多人读过《石灰吟》这首诗,也晓得于谦在诗中托物咏志,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他对高尚品格的追求。然而,一般的读者也许未曾意识到,于谦的这首诗,实际上可以视为一则较为完整的谜语,正文的四句诗是谜面,标题中的“石灰”是谜底。
广义的谜语包括文义谜和事物谜。文义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灯谜,它是以汉字的形、音、义及其变化作为制谜的依据而创作出来的;事物谜即狭义的谜语,它是通过对事或物的外部特征、属性、制作过程、用途等的描述来隐含谜底。《石灰吟》一诗,类似于事物谜。
上述四句诗,直接向人们展示了石灰的制作过程和用途。首句写采石头,次句写烧石头,第三句写泡石灰,第四句写用石灰。这四句诗,足可作为“石灰”的谜面,而且谜底是唯一的,绝不可能多底。以谜而论,于谦的这首诗,不仅作为谜语可以成立,而且完全可以归入古代诗谜佳作之列。
诚然,于谦写此诗的初衷,是要借石灰来喻人、来写志,并无意作为谜语来创作。但我们在品味诗中所寓含的情志的同时,玩味一下诗中所包含的谜趣也是挺有意思的。